成人斜挎小包,成人胸口血管瘤

  

  丁阿姨(化名)的家人查出这个病后一度陷入绝望。   

  

  颈部交界的肿瘤是罕见的。因为位置特殊,这里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即使是现在,仍然是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   

  

  因胸口不适 被查出特殊大肿瘤   

  

  丁是多发性神经鞘瘤患者。在过去的20年里,她接受了两次颈部和腹部的肿瘤切除手术。   

  

  今年年初,因为胸部不适,在当地医院做了胸部CT,发现她的左胸一直延续到脖子被肿瘤占据。因为肿瘤位置特殊,当地医院建议去上级医院就医。丁阿姨一家很紧张,四处打听。经人介绍,他们来到了逸夫医院胸外科何主任医师的诊室。   

  

  何主任仔细看了丁阿姨带来的影像资料,发现肿瘤比较大,生长位置从颈部跨越到胸部。   

  

  由于肿瘤的压迫,丁阿姨的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直径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左右。如果肿瘤继续生长,可能会出现重要血管、神经、食管、气管的压迫和移位,导致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医生立即安排丁阿姨住院。   

  

  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的“根”位于第6颈椎。在这一带,还能看到20年前手术的“痕迹”。认为是神经鞘瘤复发,在多个椎体上发现了几个大大小小的肿瘤。   

  

  鉴于肿瘤位于颈胸交界处,横跨颈、胸、脊柱等多个学科,且该位置手术空间小、视野暴露差,术中容易造成周围组织损伤,导致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乳糜胸、霍纳征甚至截瘫等并发症。手术一定不容易。   

  

  多学科“接力”手术 切下肿瘤如拳头大小   

  

  何主任医师、神经外科李新伟主任医师、头颈外科张德广副主任医师、放射科主任医师组成MDT小组,对这一罕见病例进行了详细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2022年1月10日,“接力”行动正式开启。首先,第一阶段,神经外科李新伟主任医师“根治”肿瘤,即切除椎体内肿瘤,降低术后截瘫风险;同时医生清除了其他椎体的肿瘤,术后病理证实是神经鞘瘤。然后丁阿姨出院回家一年,休养,准备第二期颈胸手术。   

  

  过完年,丁阿姨又住进了胸外科的病房。根据方案,在放射科郑伟良主任医师的介入下,成功地对来自左锁骨下动脉的滋养动脉进行了栓塞,以降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风险。   

  

  最后由何主任医师(何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王云珍主任医师)和头颈外科张德广副主任医师团队共同处理颈胸部肿瘤。   

  

  由于手术部位特殊,病例较少,国内外对该手术入路尚无统一结论。医生根据丁阿姨肿瘤的特点,本着充分显露肿瘤,尽量减少创伤的原则,决定采用倒L形切口。   

  

  倒L形切口   

  

  缝合后切口   

  

  2022年2月24日,在多学科的护航下,手术开始。张德广副主任医师开始游离颈部肿瘤,将其与周围组织完全解开;随后何主任医师对胸腔内部分肿瘤进行游离,最终将拳头大小的肿瘤完整取出。   

  

  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出血少,没有损伤周围重要组织。   

  

  术后第一天,丁阿姨声音正常,能够下床正常活动,让团队松了一口气。   

  

  但是到了第三天,颈部引流管的引流开始增多,颜色也凉了。何主任认为是乳糜液,可能是胸导管小分支损伤造成的,于是丁阿姨开始做无脂d   

  

  颈交界区肿瘤是指向下生长的颈根部肿瘤或向上扩张的胸部纵隔肿瘤,超过作为颈胸解剖分界的肿瘤,即跨越锁骨或胸骨的肿瘤。这个位置有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有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甲状腺良性肿瘤、血管瘤、脂肪瘤、囊性淋巴管瘤、纵隔囊肿等。   

  

  恶性肿瘤:一般有恶性神经源性肿瘤、泛结肠肿瘤、淋巴瘤、甲状腺癌、肉瘤、食管上段癌、恶性胸腺瘤、转移性淋巴结等。   

  

  胸结合部被胸骨、锁骨、椎体等骨性结构包围形成一个狭窄的腔,腔内有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食道、气管等。这些重要的组织结构往往被肿瘤挤压或较早被侵犯,导致手术暴露困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被视为手术禁区。   

  

  但是颈胸交界处   

肿瘤即便是恶性,主要表现为局部进展和复发倾向,出现转移的时间相对较晚,肿瘤完整切除可以带来很大的治愈希望。

  

邵逸夫医院胸外科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开展复杂性颈胸交界处肿瘤的手术,希望给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