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怎么买更赚钱,基金怎么买最有效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写信提醒大家把仓位和换股转移到银行、保险、基建、传媒、恒生指数等板块。11月,我鼓励抄底。同时也警示了新能源、医药、半导体、白酒、军工等热点板块的风险。   

  

  我的合伙人晚看了我的文章,亏了不少钱。按照我的建议,提前搬仓的伙伴,年初可能小赚了一笔。   

  

  最近很多伙伴开始调仓,也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怎么买。我看到你在建立基金投资组合的时候,完全是靠自己的感觉,有以下烦恼:   

  

  1.不知道怎么搭配比例;2.不知道建仓节奏;3.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出或者调仓;4.连债基都不会选。匹配基金组合和排兵布阵一样。必须有攻有守;既要走大路又要偷袭,还时不时要暗算对方或者烧别人的干草!   

  

  今天我大概介绍一下资产配置的思路,让你攻守兼备,不怕市场波动!   

  

  一、资产配置有什么好处?1.不要怕涨跌,涨了就开心,赚到钱;跌得更开心,只是抄底,未来是超额回报;   

  

  2.可以有8%-20%的长期年化收益。能做多少就看你的能力了(巴菲特长期年化收益也有20%,已经很了不起了);   

  

  3.波动性更小,有利于投资者长期持有。在不考虑个股风险的情况下,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个股。   

  

  4.几乎可以应对任何风险;比如通货膨胀、滞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疫情等。   

  

  5.重要的是扩大投资组合中的资金。通常很多基民都有一种赌徒的心态,用一点钱赌高收益,最终输的占大多数。就算运气好,也因为投入的资金少,赚不了多少钱。但如果他们想投大钱,又不敢。   

  

  从下图可以看出60/40资产配置相对于投资单一资产的优势。   

  

     

  

     

  

  第二,投资前要了解自己。很多朋友不管是买基金还是买股票,都是在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开始做的。   

  

  你说的了解自己是什么意思?   

  

  1.你多大年龄?   

  

  不同的年龄可以承受不同的波动风险。年轻人可以多配置股票型基金,少配置债基,年纪大的则相反。   

  

  一种方式是,你多大了,你应得的债基比例是多少。比如你60岁了,要还60%的债。   

  

  债基占比越大,波动就越小。反之亦然。   

  

  但是长期下来,股票基金占比越大,收益越高.   

  

  所以回报和波动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考虑年龄层次,主要考虑的是你的波动承受能力。   

  

  如果你能抵抗波动,即使80岁了,你也可以买很多股票。   

  

  2.这笔投资的期限   

  

  通俗地说,这笔钱可以不用多久?   

  

  一般来说,只有长期不用(5年以上)的闲钱才能进入股市。   

  

  如果这笔钱要在一年内使用,不如买货币基金。连债基都不能保证每年赚钱。   

  

  3.你的收入情况   

  

  如果收入不稳定,一定要提前留出6个月到1年的生活费。剩下的钱可以进入股市。   

  

  如果你每个月都有稳定的现金流,你就有能力抵御风险。面对股市震荡下跌,能有一个稳定的心态。   

  

  如果你的工作随时都有可能失业,请保留足够的钱,让你度过最艰难的日子。比如疫情期间,有人失业一年。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闲钱,而此时股市大跌,你可能会面临亏损。   

  

  4.你的投资能力   

  

  投资能力强的人,自然可以把控股票占比更高的组合。反之亦然。   

  

  但是,人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投资能力!评价必须客观。很多留言的网友,还是小白的,也对我冷嘲热讽。每次看到这些留言,我只能感觉自己被黑了。   

  

  在你完全客观地了解自己之前,你什么也做不了,搭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三。选择大类资产,为普通投资者配置比例,可以通过基金实现大类资产的配置。   

  

  例如:http://ww   

  

  然后,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配各类资产的比例。请注意,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贵金属、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货币基金等.如果你只能承受10%以内的波动和高收益的组合,那就不要碰,因为你撑不住,最后肯定是亏的。   

  

  举例说明:   

  

  1.对于一波只能承受不到5%的   

动的人,那么股票就配10%,债券配90%。这样的组合,长期年化收益率为5%-8%。几乎每年都是正收益,很少出现亏损。

  

2.对于一个可以承受20%波动的人,股票可以配到60%,债券配40%。这样的组合,长期年化收益可以达到12%-15%。但波动也会比较大,如果遇到股灾这样的情况,回撤的幅度就很大。而且不能保证每年都赚钱。但只要你能抗得住波动,要不了两年,就能全部赚回来。跌下去的空间全是未来的超额收益。

  

3.当我们在组合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大宗商品和黄金时,即便是遇到通货膨胀和滞胀,我们的组合也能保证长期稳定增长。而如果只配有股和债,则可能面临股债双杀的风险。

  

4.当我们在组合中加入Reits后,就能在通胀的时候对冲掉债券的亏损。让组合更加平稳。

  

以上只是大概的说明,对于资产配置高手来说,他们都是根据周期轮动,自己手动调整各资产的比例,没有一定之规。

  

比如,今年股市占优,那么就多配股票基金,少配债券基金。黄金和大宗商品处于高位,且未来美债利率走高,那么就暂时不配黄金和商品。

  

下图是不同大类资产的长期年化收益。股票最高,而黄金其实很低。

  

  

四、选择子类资产,并分配比例每一项大类资产都还可以继续细分。然后,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周期,选择不同的子类资产的比例。

  

1.股票基金(获取长期高回报,是进攻主力)

  

包括大盘、中盘和小盘;周期,成长和价值;国内和国外;30多个行业股票基金等。

  

我们要根据当下和未来的行情来分配相应比例,以便控制住波动的同时,获取更高的收益。

  

比如,按照今年的行情,我们就要:

  

多配大盘和价值股,充当前锋;少配中小盘和成长股,充当边路;不配周期股,不搞偷袭;标配国内股票,超配港股,不配美股(中概除外)。2.债券基金(为股票保驾护航,提供抄底的子弹,是助攻;还能对抗通缩,是救命稻草)

  

包括长债和短债;利率债和信用债。

  

根据当下和未来的货币政策,上半年可以适当配置长债和利率债。下半年则要换成短债。

  

3.大宗商品和贵金属(用于抵抗通胀和突发的危机,是医疗队)

  

大宗商品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原油、工业金属,化工,煤炭,农产品等。

  

贵金属则主要是黄金和白银。

  

这类资产的配置,我们也可以通过ETF连接基金来进行配置。

  

但今年还不是配置的时机,等到美国加息后再观察。

  

4.Reits基金

  

根据投向不同的不动产,可以分为:公寓、物流仓储、公用事业、产业园等。

  

由于国内Reits还不是很成熟,最近被爆炒,而且近几年的房地产并不景气,所以暂时不考虑配置。

  

5.货币基金

  

由于国内的债基收益率远高于货币基金,可以用债基替代。

  

下图是不同子类资产的长期收益率。大家可以看到,单一资产的最大回撤都是很大的,但组合在一起后,波动则会变得非常平滑。否则我们根本拿不住,波动越大的资产,亏损的人越多。比如:炒比特币的人亏损人数最多,然后是期货,接着是股票。

  

  

五、动态再平衡大部分人总想在最低位的时候买入,在最高位的时候卖出,这都是贪婪的表现。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永远做不到。恰恰相反,我们总是低位不敢买,高位被套。

  

如何做到低买高卖呢?

  

我们只需要对资产配置进行再平衡就可以了。也就是让配置回到初始比例。

  

有三种方式:

  

1.固定时间再平衡:比如每年一次,或者两次;

  

2.比例偏差过大时再平衡:比如当股票上涨超过债券20%时,就平衡一次,让盈利落袋为安。当股票下跌超过20%时,也再平衡一次,动用债券去抄底。

  

3.根据周期轮动,手动调仓。

  

这种方式要难得多,投资者必须要有很多投资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到。但是收益率会高一些。比如桥水基金的达利欧就租到了长期年化收益接近20%。建议小白就不要尝试。

  

请注意,动态再平衡一定要做。如果不做,收益就会大打折扣。

  

  

六、选主动基金还是被动指数基金其实主动基金也可以搭配在一起形成组合。这种方式更懒一些。但风险是,你不知道基金经理会不会变动,会不会风格漂移,会不会调整股债配比。你没有绝对的掌控权,而且费率还更贵。

  

高手一般都用指数基金。因为指数基金很纯粹,不依赖经理,掌控权在自己手里。我自己就能决定大小盘,价值成长,长短债的配置比例。更能手动调配股债配比,非常灵活。而且费率比主动基金便宜一半以上。

  

别小看这点费用,30年下来能让你少赚一半的钱。

  

  

七、2022年怎么配置适合自己的资产?关于资产配置的知识,就简单介绍到这里,那么今年该怎么配置呢?

  

其实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建议的比例如下:

  

债券仓位:35%-50%;大盘价值:15%-25%;大盘成长:5-10%;中小盘:15%-20%;海外股票:5-20%。具体的方案模板已经做好了。老朋友应该知道去哪里看。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睿知睿见!

  

上面的内容更丰富,一起看财经,学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