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定期存款新客户专享,查询在工商银行的定期存单

  

  最近两天,关于银行利率的问题冲上了热门,自银行存款利率7连涨后,突然出现了幅度比较大的下滑。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并非毫无征兆。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上,有媒体人士透露,存款利率要改革。了解银行存款利率的人都知道,之前的利率升降都是在2015年央行公布的上一次存款利率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调整,而未来的存款利率可能和贷款利率调整一样,会加减基准利率。   

  

     

  

  2019年8月25日,央行发布公告,宣布从当年10月8日起全面调整房贷利率计算方式!“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推出,意味着以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的房贷利率时代将彻底告别我们。房贷利率会以LPR为基准,银行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减点。例如,LPR的利率是4.85%。如果加上80个基点,实际利率为5.65%。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利率上加0.8%的利率。   

  

  虽然存贷款利率都改革了,但是改革的方式并不完全同步。与贷款利率上调的方式不同,存款利率由央行发布的存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比如3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75%,上浮40%后,新利率是之前的1.4倍,为3.85%。   

  

     

  

  随着最后的决定,存款利率大大降低。今年6月初,影响存款利率调整机制变化的会议终于召开。会议主题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由央行牵头。重点要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引导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利率要有利于实体经济。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仅仅过了20天,存款利率海啸就来了。   

  

  6月21日,对于储户来说,一定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存款利率的下调终于“靴子落地”,多家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存单利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新客户专属的存单优惠利率,20万元两年期存款从之前的3.15%降至2.7%,降幅14.28%。不仅存单利率下调,定期存款也大幅下调。例如,新客户的专属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3.85%降至3.25%。此外,其他股份制银行等也不同程度下调了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调整方式将采用类似LPR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自律机制于2013年9月24日建立。各金融机构在符合国家利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本机构确定的利率进行自律。2021年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开始实施。将原来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基点,即“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并对不同类型的银行设定不同的基点上限。   

  

  按照自律要求,四大行活期、定期、大额存单的基点分别为10bp、50bp、60bp。此外,其他银行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分别为20bp、75bp和80bp,而不是之前规定的最高上浮30%和50%。例如,三年期的基准存款利率为2.75%。大银行上浮30%后,利率变成3.575%,小银行上浮50%后,利率上浮4.125%。基点改为浮动后,大银行和小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上浮50bp和75bp,对应利率分别为3.25%和3.5%。   

  

  根据浮动汇率,   

  

  央行发布的2021年金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6.68万亿元,居民存款总额达到100.12万亿元,人均收入7.09万元。据一家三口介绍,平均每户存款已超过21万元。   

  

  什么样的群体影响力最大?据边肖了解,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一般会选择较为简单的存款方式,银行存款基本成为老年人的最爱。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存款利率罕见的下调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利息损失。但是已经存银行的钱不受影响,以后享受更高的利率会越来越难。   

  

     

  

  为什么银行不欢迎储户存钱?第一,刺激消费。   

>国人喜欢存钱固然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银行不缺钱了,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银行存款太多,必然会带来流动资金的短缺,让消费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存款利率降低后,部分人将不再热衷银行存款方面的理财,部分资金会流向市场,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点,让利实体经济。

  

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银行的高利率揽储,也一定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这些成本会最终转嫁到实体经济上,这些实体企业想从银行获得贷款,就需要付出比较高的利息代价。

  

第三点,降低银行风险。

  

揽储是银行发展的根基,银行是靠低息吸收公众存款,然后通过较高的利率放贷给需要贷款的人,从而获得利润。存款利率降低后,银行的经营成本也就降低了,一方面让银行有了获利,同时银行也有了给实体经济贷款让利的空间。

  

  

结语从本次存款利率下调来看,显然对于喜欢存钱的人是不友好的,存款利率上限下调,中小银行的高息揽储将失去意义,今后中小银行拉存款或许将更加艰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