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时如何做理财规划,理财规划对大学生的意义

  

     

  

  春节期间,孩子们手里的“压岁钱”和“压岁钱”最多。有的孩子一拿到钱就被大人强行“抢走”,有的孩子毫无规划地乱花。在乎不在乎是个问题。至于孩子的理财,其实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培养方式。今天让我用一些真实的例子来总结和分享一下从小学到大学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和理财能力的方法。   

  

  小学 初中阶段   

  

  这是一位美国朋友这样教我的:他每周给孩子三美元零花钱,并规定一美元存起来,一美元花掉,一美元捐给慈善机构。   

  

  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方法。众所周知,初中和小学的孩子对数字的概念和数值并没有很强的印象。但是,一周三块钱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容易且不复杂的范围,所以即使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也有办法理解并应用这个津贴规则。   

  

  提醒:在对孩子进行金钱观念的教育时,家长要注意循序渐进,把范围定在孩子能控制的范围内,不要一下子鼓励孩子超越自己的认知观念,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困惑。   

  

  这位朋友指导孩子把三块钱分成三份。让我们看看每个部分的作用:   

  

  第一存款,储蓄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孩子储蓄的好习惯;   

  

  第二部分将花费——英镑。很多家长可能会想,孩子这么小怎么花自己的钱?孩子怎么知道钱要花在刀刃上?是不是从小就养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应该都有救了!   

  

  但是,孩子只知道存钱,只知道怎么花,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他没有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当他成年后,他可能会得到一大笔钱,并且是愚蠢的。他要么一次花光,要么变成守财奴,让钱失去价值。   

  

  其实孩子也有自己花钱的需求。比如孩子过生日,总要表现出不用找父母要这笔钱。比如吃零食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做计划。这一块钱买糖果是买不到饼干的,孩子也在无形中有了理财的概念。   

  

  父母还记得他们小时候想要什么吗?   

  

  我知道长大后很难回头看童年的心理,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尽量去理解和引导他们的思维方式。   

  

  第三笔钱用于做好事。对于给我讲过这个故事的美国朋友来说,社会上捐赠的观念很流行。让孩子从小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也是有好处的。   

  

  建议国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调整自己想要给多少零花钱,但这种二分法的关键思想是:1/3存,1/3花,1/3捐。   

  

  这种方法适合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可以安全健康地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金钱/理财/储蓄/消费的概念。   

  

     

  

  高中阶段   

  

  这是我在女儿高中尝试的方法。看过我之前回答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非常非常懒的妈妈,在很多琐事中,最让我厌烦的就是管理家庭预算。那次真的是突发奇想。既然真的要偷懒,那我就偷懒到底!   

  

  于是给了女儿一个月的家用。   

  

  一个月只有一点零花钱,她眼睛一亮,口水直流,问我:“这是给我的吗?”(想多了)   

  

  我说:“不行,这是一个月的家用,你说了算。如果到月底还有剩余,剩下的钱就是你的了。如果不够,可以自己从积蓄里补。”   

  

  女儿咽了一口口水,不知道要不要和我这个魔鬼交换条件。   

  

  不,我做不到。反正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就让她负责吧。我希望我能放松一个多月。我只想偷懒一个月。太棒了。我什么都不用担心。   

  

  从那天开始,女儿到处关灯,什么都吃。虽然我女儿平时很节俭,但现在更是如此。在她敢做任何事情之前,她必须仔细地货比三家。   

  

  真的,有时候周末我们在小饭馆吃饭,她很担心,跟我说:“不用,不用,在家吃就行。”还有,其实可以吃剩饭或者泡面。"   

  

  其实我们家平时生活很简单,很少有特别的开销。那天和女儿出去,我买了一个硬邦邦的纽约百吉饼。它是一美元。我让店员帮我加奶油。烤完百吉饼,涂上厚厚的奶油很好吃,不会那么干。话还没说完,女儿马上说:“不!不要!不要奶油!就是这样!”   

  

  然后他瞪了我一眼,告诉我:“面霜要五毛钱”。那天我不得不咀嚼硬面包圈。我跟我女儿说,你不要挑得那么狠,因为它们是我妈找来的。女儿说:“一切都算数!"   

  

  这期间真的很开心,很轻松(虽然吃不上奶油有点难过,但是不用要钱,也不用提什么大事小事,完全符合我懒散的性格和哲学。)   

  

  就这样,女儿认真记录了家里用的钱,我们花钱前都要征得她的同意。到了第三周,她意识到有些不对劲。没有足够的钱。当时约定的一个月预算已经见底。事实上,我去年让我的老板尝试了这个方法。老大今年上大学了,不住在家里,老二就去实习了。头儿,那是去年的第三周。   

就发觉钱不够用了,偷偷跟大家说,我是故意把钱算少的,这样更能让孩子了解钱真的不是好赚的。

  

老大还比较有良心地说:“我要去找工作了。”

  

老二比较赖皮,直接宣布破产,还要我挹注资金,追加预算。

  

其实我们家里过得非常简单。但即使这样子,基本的食衣住行这些费用加起来,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来说,也真的是让他大开眼界了。事实上,我都还手下留情了,也就是说保险费,房贷,医疗费,车子的费用,旅行的费用一些比较庞大的费用完全都没有算在她头上。

  

最后女儿若有所悟的对我说:“妈妈,我学到了一件事情。”

  

  

大学阶段

  

讲完小学、初中跟高中的方法,再来讲讲大学的方法。大学正是孩子们开始远离家人,学习独立,慢慢进入社会的成长阶段。在人开始学习独立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财务独立。

  

我对大儿子的教育方式是:做预算表,把所有必须的开销算出来。除去家里已经支付过的学费、三餐费,他还需要的可能有交通费、跟朋友出去玩的餐饮娱乐费,当然,还有交女朋友的钱,也是要算进去的。

  

预算给了儿子后,花费剩下的余额款项留起来算他的,若是不够花的,他必须自己想办法补足。所以我儿子在上大学前就在想找工作了,一方面,通过高中时期掌管家用的方式,他已经了解钱不好赚;另一方面他觉得靠自己赚钱非常有成就感。

  

最后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可以刻意培养他的理财观。

  

儿子在入大学时,家里长辈给了他一小笔钱当作奖励,我跟他说“把这个钱加上你过去每年的储蓄,当作理财基金,你才十八岁,不要怕输,全部输掉也没关系,我要你现在开始去投资。”

  

只要学过理财观念的朋友们都知道:十八岁开始投资,复利之下,不管投资什么东西,三十年后都是非常惊人的,这跟你28岁、38岁才开始投资,报酬率完全不一样。

  

儿子自己又去找了理财方面的书,也参加了学校的理财社团、金融社团,研究怎么把一笔小小的资金钱滚钱,我还开他玩笑说“将来你娶媳妇还要靠这笔钱呢!”。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任教时学到的,在家育儿时使用的,和家长朋友们一起探讨出来的,给孩子们学习理财的方法,同时集合了一些朋友的经验,国外一些有趣的做法,其实这些做法背后都有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学在支撑理念。希望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能让家里每个亲爱的小朋友都能有个健康的金钱观与理财观。

  

文/许雅宁,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