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和同比增幅有啥区别,一般说的同比增长是跟什么比较

  

  6月11日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Tik Tok发布了《2022非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Tik Tok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3726亿,总点赞数94亿,抖音视频覆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达99.74%。   

  

  在Tik Tok“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伙人计划”和“看见手艺计划”的帮助下,过去一年,Tik Tok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直播人次同比增长642%,通过直播获得奖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播数量同比增长427%,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0%。   

  

  值得注意的是,80、90后的年轻人正在成为短视频平台非遗传承的主力军。许多非遗人才在Tik Tok找到了传承技艺的新舞台。   

  

  濒危非遗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0%。   

  

  螺蛳粉、烤全羊等非遗食品最受欢迎。   

  

  濒危非遗项目是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描述为“濒危”的项目。少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时代变迁、多元文化冲击、后继乏人而濒危,亟待保护。   

  

  这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Tik Tok等短视频平台重新获得了关注。过去一年,Tik Tok濒危非物质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0%。湖北岳家拳,辽宁东北大鼓,山西九曲黄河阵等。已经成为Tik Tok发展最快的濒危非遗项目。   

  

  各省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已成为当地的短视频文化名片,有助于提升当地城市形象,打造独特的文化身份。比如天津相声,安徽黄梅戏,广西柳州螺蛳粉等等。   

  

  国家级非遗美食技艺在Tik Tok也大放异彩,如柳州螺蛳粉、烤全羊、川菜、拉面和龙须刀削面、沙县小吃、德州扒鸡、甲鱼酱、桂林米粉、徽菜、金华火腿等。占据了Tik Tok网民最喜欢的十大榜单。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非遗项目都有自己的偏好。00后喜欢看相声,90后喜欢学做柳州螺蛳粉,80后喜欢学川菜厨艺。年纪大的人喜欢戏曲,70后追豫剧,60后听黄梅戏。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曾公开表示,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岩也提到,“发展非遗传承,关键是让非遗走进生活,来到身边,让人民群众与非遗群众共享。”   

  

  短视频平台探索非遗传播的新形式,借助各种互动游戏,让网友在趣味中了解非遗。一年来,最受网友欢迎的就是非遗舞蹈的合拍;人们还喜欢品尝螺蛳粉、川菜、桂林米粉、火官店臭豆腐等非遗美食;体验吹糖人、手工木雕、尝试苏绣也备受关注。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节拍的结合,帮助不同圈子的用户接触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践。   

  

  80、90后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   

  

  Tik Tok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新台阶。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前三批多为老一辈大师。2018年,当年第五批新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为63.29岁,超过一半的人超过60岁。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培养和保护非遗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Tik Tok还年轻。报告显示,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年龄占比35%   

  

  在Tik Tok的帮助下,他让120万人爱上了这个“小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当下流行的元素,重新激活了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记忆,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与发展。当“老手艺”遇上“新手艺”,口技不再是少有人问津的“老古董”,也有了时尚轻松的新表达。方浩然的受众从线下到线上主要是中老年人,80%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像方浩然一样,他在Tik Tok找到了一个新的舞台。浙江衢州市非物质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许,17岁开始捏泥人。如今,他已经做了26年泥人,从一个“徒弟”成为知名“师傅”,从真人到照片成为“模特”。   

  

  很多人在Tik Tok上看到他,纷纷给他发照片,希望他能为自己做一个泥塑。这些照片里,有失散多年的朋友,也有过世的家人。当有人收到泥塑时,眼泪夺眶而出。传承之路变宽了,传统活了下来。许越来越觉得,他捏的不是泥,而是记忆和情感。他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自豪感也在不断加强。   

  

  他还是濮阳县振兴曲艺说唱团“说唱濮阳”Tik Tok的资深创作人,该说唱团传承了大平调、大弦戏、目连。   

戏等非遗项目。疫情让他没法下乡演戏,他干脆把剧团搬进了抖音直播间,开播一个多月涨粉3万。天津市非遗玉雕(津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蒋宏利,一直坚信传统手艺要拥抱新平台,他在抖音上一年的销售量,相当于过去六年的总数。

  

6月10日开始,抖音还与国家图书馆进行栏目合作,不定期播出100部非遗纪录片。据悉,这些纪录片除具有较高的文献及研究价值外,也兼具艺术价值与传播价值,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与技艺水平,呈现了非遗之美和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非遗直播较去年增长642%

  

00后购买非遗好物热情高

  

非遗搭上直播“快车”频频“出圈”。报告显示,00后购买非遗好物的热情最高。据统计,用户购买非遗好物成交额同比增幅靠前的分别为00后959%,90后578%,80后600%。消费让传统的文化重回现代生活。

  

抖音激活非遗的经济属性和产业价值,紫砂茶壶、生丝刺绣、乔师傅皮雕包等上榜抖音最受欢迎的非遗产品榜单。依托兴趣电商,非遗老字号在抖音打开新市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上中华老字号品牌销量同比增长617%,增长突出的老字号品牌包括泸州老窖、荣宝斋、海天、张一元、五芳斋等。(刘悦)

  

来源: 光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