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养老理念专题讲解,保险专题课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4亿,占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13.5%。随着人口老龄化,长寿时代来临,老年人带病生存时间延长,医疗和养老需求增加。同时,随着居民消费升级,老百姓不仅仅满足于老有所养,更追求老有所养。在这个过程中,“养老保险”大有可为。   

  

     

  

  长寿时代呼唤老有优养   

  

  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长寿时代,中国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7.3岁,城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定的目标,2030年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0岁,平均健康预期寿命将显著提高。   

  

  老年人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人社部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走向中度老龄化。   

  

  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寿命也越来越长,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2018年,平均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8.7岁,他们带着疾病活了很长时间。1 . 8亿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4000多万人残疾或部分残疾。老年人迫切需要养老和健康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正因如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别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健康保障意识越来越强,对养老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升级。如何从“养老”实现“养老”,成为全社会面临的课题。   

  

     

  

  医康养服务业成“香饽饽”   

  

  “银发族”养老需求的升级,也推动了养老市场的不断扩大。预计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业内预测,未来十年是中国健康医疗行业黄金十年的爆发期。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催生了更多的机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市场参与者,健康养老服务业成为一块“热蛋糕”。   

  

  其中,保险业将健康养老服务行业视为兵家必争之地,保险公司是健康养老服务市场服务供给的重要生力军。目前,中国太平等头部保险公司在医疗保健行业投入巨大。   

  

  保险公司凭借资金、渠道、客户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注重平台聚合功能,不断拓展包括医疗、护理、康复在内的养老服务,普遍尝试“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模式,通过科技和医疗赋能进一步打通和整合产业链。   

  

  以中国太平为代表的多家保险公司,一方面增加养老保险产品供给,促进养老消费,巩固“第三支柱”;另一方面,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助力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形成金融产品和服务保障的良性循环。   

  

     

  

  “保险+养老”大有可为   

  

  随着高净值群体数量的增加,高端养老服务发展前景看好。而且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的特点,与养老基金的需求非常契合。“保险养老”日益成为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保险机构不断完善在养老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打通养老服务和保险保障,使保险和养老相互赋能。大型保险公司纷纷发力打造高端ol   

  

  随后,太平小镇相继落户三亚、成都,三亚“海棠人家”和成都“芙蓉人家”项目进展顺利。中国太平正在全面打造“缴费保险、服务平台、社区护理、医院”的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   

  

  展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享受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实现高质量的养老,是每个老人的心愿。   

  

  如何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养老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业内人士建议,应尽快完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标准,引导专业服务人员提高水平,促进医疗保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机构   

系中,保险业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众多保险巨头也出台自身的“十四五”规划纲要,继续在高质量养老服务方面谋篇布局。

  

以中国太平为例,“十四五”时期,中国太平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定走价值成长的发展道路,坚持“央企情怀、客户至上、创新引领、价值导向”,服务国家战略。

  

未来,中国太平加快医康养等产业投资布局、提升保险服务保障能力等,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为持续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