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计算所有订单的总销售金额,excel销售经理成交金额按月统计表

  

  新华财经北京3月2日电(翟卓)2021年1月,银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开辟了不良贷款从单户到对公、个人的合规处置新路径。目前,该飞行员已经在地面上飞行了一年。不良处置的效果如何?   

  

  总体来看,在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实践中,平安银行利用试点渠道加速不良贷款的出售,其余机构仍以试水为主。在18家具备试点资格的银行中,仍有5家尚未先行先试。从受让方来看,“前5大AMC”的表现相对谨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参与热情更高。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估值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也会逐渐提高。《办法》到期后,试点期的限制有望进一步放宽。例如,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很可能被包括在内。未来,个贷不良资产市场将是一片投资蓝海。   

  

     

  

  多数机构仍以“试水”为主 平安银行“拔得头筹”   

  

  据新华财经不完全统计,自去年3月工行、平安银行完成首笔业务,个贷批量转让试点正式破冰以来,截至2022年3月1日,一年内共有57家试点机构零售资产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累计未偿还本息金额65.41亿元,其中未偿还本金21.21亿元,利息44.20亿元。   

  

  上述资产涉及借款人12458人,平均欠款金额55.16万元;借款人加权平均年龄44.1岁,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403.4天(约3.84年)。整体来看,57个资产包平均逾期金额较大,耗时较长,催收难度相对较大。   

  

  但是,具体来说,资产室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最大的资产包总规模11.46亿元,是平安银行转让的个人业务不良信用贷款包;最小的只有55.55万元,“试水”性质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不仅单笔金额“坐上头把交椅”,转让资产数量和规模也位居试点机构之首。据新华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平安银行已转让上市个贷不良资产包27个,占总数的47.4%;涉及金额68.72亿元,占总规模的95.32%。   

  

  根据此前披露的财报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平安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约为211.15亿元,上述批量转让金额相当于前者的32.55%。   

  

  平安银行表示,首次放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不仅有助于加快该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的速度,还能减轻负担。也可以帮助银行快速回笼低效资金,从消费端发力,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有四种渠道,即清收重组、自主核销、对外转让和不良资产证券化。   

  

  “与不良资产证券化相比,批量转让消耗的银行拨备更少。同时,转移后可以释放催收业务资源集中使用。此外,它还具有税前扣除的财务优势。内部基础建设工作完成后,预计商业银行会有足够的热情来推动这项业务。”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截至目前,除平安银行、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完成5家和4家上市转让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和兴业均完成3家上市,其他5家银行各完成1次业务尝试。   

  

  从受让方来看,根据银登中心披露的转让结果公告,57个资产包中已有22个完成交割,共计15个资产   

  

  此外,从银登中心28日发布的《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表》也可以发现,截至目前,已有49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开户,占59家地方AMC的83%,整体热情较高。   

  

  据新华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日,共有228个试点机构对公不良贷款单户转让资产包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其中,2021年交付资产包89个,共涉及未偿还本息69.13亿元,其中未偿还本金56.37亿元,利息12.76亿元。   

  

  共寻精准估值定价路径 探索不良批转市场蓝海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试点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和实践的初级阶段。相比银监会日前披露的2021年银行业累计不良资产总额,70亿元以下的个贷批量转让规模也有较大发展空间。   

  

  据分析,估值定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曾刚举例说,从去年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结果来看,平均最终成交价是本金的40%左右。参考无担保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交易水平(一般在8%-15%区间),目前的交易水平可能被高估了。   

  

  针对这一问题的成因,曾刚认为,第一,公平的定价基准尚未形成;二是试点第一年,部分机构从拓展业务、开拓市场的角度出发,在“必赢”的情况下对部分项目进行报价。第三,大部分资产包规模较小,资产管理公司大溢价竞标时付出的绝对成本不高。   

  

  上海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负责人也提到,试点初期,个贷资产包拍卖的成交价格略高是在预期之内。“通过拿下头几笔不良资产包,AMC能够率先获得经验、培养团队及巩固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在银行不良资产供给将要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这样的经验无疑是AMC优先看重的。”

  

以建设银行披露的三期结果为例,2021年9月8日,该行本金1360万元的北京区包历经22轮竞价、以本金5.2折成交;9月9日本金6679万元的大湾区包经过48轮竞价、以本金4.2折成交;9月10日本金5065万元的综合跨区包历经48轮角逐,最终以本金的4.4折成交;三期本息综合回收率达到43.96%,创同业个贷批量转让试点工作以来的历史新高。

  

“不过随着业务逐渐成熟,不良资产包价格已呈现均值回归的态势,后续成交价格大幅偏离实际价值的情况将越来越罕见,后期可能按照本金的一折更为正常,买卖双方都将更加重视估值,以求在公允价值水平上成交。”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而除了估值定价难度较大外,在资产公司实操人员看来,目前试点工作中还存在贷款个人信息提供不充分、银行业务信息不标准等难题。

  

如国厚资产提到,此前AMC长期深耕对公业务,缺乏个贷领域业务开展经验,如在落地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征信对接、信息披露、舆情引导等相关问题,都需要银行、AMC和监管部门多方沟通,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个贷不良批转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根据《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工作的暂定施行期限为至2022年12月31日。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在需求、供给、预期“三重压力”的持续影响下,试点措施到期后可能会有更新规范与延续支持,同时在个人不良贷款类别、转让机构类型、受让机构类型上或还会有所拓宽。例如,未来一些符合相关要求的城农商银行,或也会有参与个人不良批量转让的机会。

  

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未来不良资产包转让需求的释放,有望成为其业务“蓝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