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的重量,纸币的原材料是什么做的

  

  铁是中国古代用铁制成的硬币。因为铁的价值小,铸造铁币就意味着货币的贬值。   

  

  中国铁钱的铸造始于汉代。最早的铁硬币,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年(公元25-36年)公孙述在四川称帝时铸造的铁五铢。但根据1956年衡阳出土的“西汉半梁”铁钱和1960年长沙古墓出土的“面写篆书半梁、方孔无廓、廓形铁钱,重量与汉武帝四铢半梁相近”。这种西汉初年铸造的铁钱应该是中国最早铸造的铁钱。按照年代计算,已经是2000多年前了!   

  

  公孙述   

  

  西汉初年,汉昭帝刘邦没有改变货币制度。他总是跟着秦朝,用半文钱。直到汉武帝确定五铢,当时的钱币还是和以前一样,所以也叫半分,西汉时是半分。西汉前后铸造了五次,每次都有不同的变化:   

  

  西汉半梁   

  

  第一次:汉高祖刘邦时期的半两钱,又称榆荚半两或荚钱。这枚硬币重2.1克,即三铢,是秦半两的四分之一。其实民间私铸的钱有一半都达不到三铢,所以到了汉惠帝的时候,就禁止民间私铸钱币了。   

  

  西汉半梁   

  

  西汉半梁   

  

  第二次:吕后时期和吕后时期西汉的重量是八铢五分。据史书记载,鲁太后亲自见证后,觉得这些钱币太重,不方便行走和携带,太轻又容易碎,于是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铸造了八铢半。这种钱主要是用来减肥的,特点是身大肉薄,背面没有字。此时的西汉书法是扁平化的,趋向于隶书。钱币直径在2.8厘米至3.2厘米之间,重量在4.8克至5.5克之间,为西汉时期最大。它的制作非常工整,钱流通后不久,就被很多商人偷偷融化,换成小豆荚牟利。六年后,高厚不得不停止铸造,改为五分钱,重量只有2.4铢,是秦一半的五分之一。   

  

  西汉半梁   

  

  第三次:汉文帝时期。公园前175年,汉文帝下令铸造四铢半,又称四铢钱。它的直径是2.4厘米到2.6厘米,重量是2.2克到2.8克,穿孔很小,没有轮廓,所以制作工艺比较规范。汉字的四铢半是为了适应当时国情和民情的需要而杜撰出来的,所以后来三四十年不变,民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定。   

  

  西汉萧半良   

  

  第四次: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下令减少诸侯国官员等措施,将行政权收归中央。公元前144年,下令禁止私人铸币,而只允许郡县铸币。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管理,所以西汉此时初步掌握了铸币权。   

  

  西汉半梁   

  

  第五次:汉武帝时期,刘彻引入五铢货币。这时候的硬币在重量和大小上都极其规范,所以也叫半两。从汉太祖时期到汉武帝时期,铸造的钱币都叫半两币,所以西汉时统称为半两币,受到收藏者的追捧。   

  

  西汉半梁   

  

  西汉半梁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五年(公元524年),“铁五铢”(梁五铢)被铸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