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南美虾苗,如何洗澡能美白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凡纳滨对虾需求的增加,我国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技术正在逐步完善,产量大幅提高,给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养殖户科学养殖技术不完善,经常发生病害,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南美白对虾淡水高产养殖技术非常重要。   

  

     

  

  01   

  

  池塘选择和设置   

  

  池塘的位置很重要,要选择那些无污染,水质好的区域。保证淡水资源充足,河道通水时间至少保持在5-10个月之间。保证水肥充足,附近化工厂少,生态环境好,排水通畅。   

  

  一般情况下,池塘的面积要维持在75亩左右,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方便管理。如果池塘面积小,就要多开挖池塘,这样生产成本高,面积太大,管理起来不方便,投喂费力,很难及时观察到虾的投喂情况。如果面积过大,会导致喂食过量,造成浪费。一般池塘深度在3m左右,水深在2.5m左右,需要设计单独的进水系统,既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又能实时监控水质。此外,池塘应配备增氧设备。一般每个75亩的池塘要配三台15kw的增氧泵。   

  

     

  

  02   

  

  放苗前准备   

  

  1.清理池塘。   

  

  如果要把池塘改造成虾池,需要提前把水排干,保证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然后把池塘在太阳下暴晒一周。在暴晒期间,要避免池底积水,同时要保持池底一定的湿度。   

  

  2.做好消毒工作。   

  

  放养前20天左右,保证水深不超过20cm,然后用药物对池塘进行消毒,杀死细菌和池塘中的少数鱼类。消毒剂可以是漂白粉、菜籽饼或生石灰。禁止使用两种相同的消毒剂。如果有必要使用它们,应该间隔一定的时间。   

  

  3.给水和肥料   

  

  正式放苗前一周左右可以入水。入水时要在进水口用70 ~ 80 mm的筛子过滤,防止一些野生鱼或卵进入池中。当水深维持在50cm左右时,停止投喂,然后给水施肥,在水中加入复合肥和肥水王。如果池塘的水呈酸性,可以适当加入完全腐熟的干鸡粪。施肥后分几次加水,每次根据具体情况增加10 ~ 20 cm左右。   

  

  4.确定合适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每公顷放养75万到1000只鸟。如果放养密度大,池塘资源浪费,放养密度过大,水质难以控制,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虾苗规格要保持在1cm左右。同时,在引进虾苗的过程中,虾苗要经过严格的体检,确保没有疫病。   

  

     

  

  03   

  

  虾苗的选择   

  

  对于养虾来说,虾苗的质量是第一位的。虽然现在还没办法分辨是一代鱼苗还是普通鱼苗,但是只要用水瓢看表面,就很容易分辨虾苗是否健康。如果不能舀鱼苗或者只能舀1-2个很小的,说明这个池子里的虾苗是健康的。如果你舀了4-5个,说明放进去后存活率不会超过50%。如果你挖了超过10个,那就没有养它们的价值了。这是因为无论是虾苗场的虾,还是虾池的养殖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健康的虾或虾苗不会浮在水面上,任何浮在水面上的人都是百分之百有病。其次,健康虾幼体肉色,体色一致,无畸形。如果有红色或畸形,这意味着联合国   

  

  首先,做好水质管理。在虾苗长到5cm之前,主要通过水育肥来管理水质。如果池塘水质比较清澈,适当投放生物制剂,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当虾苗长到5cm左右时,为保证水质的透明度,透明度应控制在40cm左右,可通过换水或投沸石粉来控制。其次,饲养管理。当虾苗长到2厘米左右,就可以喂食了。以50g/万尾饲料投喂量为起点,每天检查虾苗投喂情况,适当增减;最后,做好日常检查。在投喂的中后期,要做好对池塘的检查,注意池塘缺氧现象,检查是否有个别游动的小虾。如果发现,就证明虾群有病,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05

  

提高免疫力与营养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水体中缺少微量元素。因此,多维、钙镁等微量元素是必须补充的。

  

进入9月,虽然降雨或比春夏两季相对要少一些,但很多时候一场雨,就是一场应激。对虾白斑、红体等病毒病发生率将有所增加。因此建议平时在饲料中经常添加VC、胆汁酸等提高对象抗应激反应能力。但专家指出,维生素也要适量投喂,投喂维生素过多,会形成肝脏维生素代谢失调,因此多维也是适量就好。

  


  

  

养虾从晒塘开始,到清理塘底、纳水、消毒、解毒、投喂、增氧、调水、改底、防治疾病等等,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性工作,同时养虾又涉及到虾苗、虾塘、水源、季节、天气、饲料、虾药、管理等等互相联系的诸多方面,所以仅仅掌握其中的某些环节或仅仅精通其中的某些方面是不够的。养殖抓住重点,才能迎来高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