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为何会板结,突然胃和后背一起疼

  

  广告   

  

  土壤是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作物的产量和收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土壤的肥力。一旦土壤结构和土壤耕层遭到破坏,土壤质量恶化,农作物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难以获得高产,还会降低耕地的使用寿命。只有重视土壤保护和改良,避免土壤退化,农作物才能高产高效。   

  

  土壤的团粒结构、有机质、土壤微生物,三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决定着土壤的肥力大小和土壤环境的优劣。   

  

  土壤团粒结构为有机质提供储存空间,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同时,有机质和微生物也影响聚集体结构的形成和维持。没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聚集体结构难以维持。在有机质和微生物之间,有机质只有通过土壤微生物的转化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没有微生物,有机物就不能被转化和利用。微生物的生存、营养来源(食物)又依托于有机质。因此,治理和修复受到破坏的土壤,需要着眼于团粒结构修复、有机质提升、微生物补给三个方面。   

  

  土壤退化主要体现在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土壤菌群失调、土壤酸化等方面。   

  

  土壤硬化   

  

  形成原因   

  

  土壤有机质不足,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导致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严重,透气性降低,好氧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熟化缓慢,造成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   

  

  造成危害   

  

  土壤垫料对作物的危害是难以扎根,即使根系能够扎根,也会因为土壤含氧量低而出现根沤现象。   

  

  解决措施   

  

  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减少化肥的施入量;节水灌溉,尽量利用地上水;推广秸秆还田,提倡免耕,减少土壤流失;使用土壤改良剂。   

  

  土壤盐渍化   

  

  形成原因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肥不足,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导致土壤中盐离子增加,阻碍根系正常吸收水分,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土壤盐渍化加重,妨碍根系正常吸水,影响植株生长。   

  

  造成危害   

  

  由于由于土壤盐分的增加,作物吸水困难,根系生长不良,抗逆性降低。作物易出现“生理干旱”而死亡。,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渗透势增加,降低了土壤水势,导致氮、磷、钾养分缺乏,制约作物生长,甚至导致盐害死亡。   

  

  解决措施   

  

  施用有机肥,平衡施肥,秸秆还田,翻绿肥,使用腐植酸肥料改良盐碱地,可以达到淡化和施肥的效果。   

  

  土壤菌群失调   

  

  形成原因   

  

  土壤中的生物菌有些是有益菌,可以改善根系生长的环境;有些细菌属于有害菌,会引起土传病害,造成死苗。由于高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消耗,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中有害菌数量不断增加,而有益菌得不到补充,导致土壤菌群失调。   

  

  土壤菌群失调,导致作物土传病害多发。   

  

  造成危害   

  

  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不透水、保水保肥、养分缺乏、土壤肥力衰竭、土传病害等。   

  

  解决措施   

  

  施用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等。   

  

  土壤酸化   

  

  形成原因   

  

  过量使用化学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导致土壤中酸性物质增加,土壤酸化。   

  

  土壤恶化,导致柑橘黄化加剧。   

  

  造成危害   

  

  土壤酸化会抑制根系的发育,加剧土壤板结,使根系难以舒展,生根力弱,缓苗困难,易形成老苗、老僵苗。土壤酸化还会导致大部分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下降,养分流失严重。在酸化的土壤环境中,根际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群发生变化。   

  

  解决措施   

  

  科学施肥,适量使用或减少使用高氮化肥;增施有机肥,使用调节土壤酸碱度的生物有机菌肥,以培养微生物改良土壤结构,防止酸化板结;补施中微量元素肥;隔年撒施石灰并进行翻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