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合约对冲什么意思,比特币合约对冲风险

  

  随着近期比特币价格的反弹,比特币的热度逐渐升温,包括期货和期权在内的衍生品交易也日趋活跃。   

  

  比特币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褒贬不一的争议。   

  

  比特币具有可控匿名、交易记录不可更改、去中心化、不征税、全球自由流通等优势,但正是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从事网络非法交易的黑市商家的交易工具。   

  

  那些金额巨大但来源不明的非法交易,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对加密数字货币的需求,推动了比特币的价格。   

  

  在过去的10年里,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令人咋舌。实现了从6美分涨到2万美元的奇迹,但在2018年,币价一度下跌了80%。比特币一度经历了单日超40%的暴涨,但也经历了单日25%的暴跌。   

  

  2016-目前比特币走势   

  

  2018年,美加期货交易所(CME)和期权交易所(CBOE)相继推出比特币期货,标准化的比特币衍生品交易进入历史舞台。   

  

  

比特币期货的弊端

  

  

  从金融角度看,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不仅有利于对冲比特币现货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进一步实现比特币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比特币的交易监管,对比特币的发展是好事。   

  

  但由于比特币本身的独特性,期货交易的劣势相对更明显。   

  

  首先,玩家更容易爆仓。   

  

  比特币本身的波动性已经很大了。再杠杆的话,参与其中最大的感受只有四个字:太刺激了。   

  

  在期货交割日到期前,交易员会大举买入或卖出现货比特币,以推高或压低价格,从而利用杠杆在期货市场赚更多的钱。所以在那个年代,比特币的行情往往是暴涨或者暴跌,盘中振幅超过10%是常事。   

  

  有交易员开玩笑说,国内商品期货如果玩不好,可能一夜爆红;而比特币期货,可能等你上完厕所回来就爆炸了。   

  

  其次,对冲效果被削弱。   

  

  期货最典型的功能之一就是套期保值。比如国内外的农产品和金属期货,很多机构参与期货交易就是为了对冲价格,锁定成本。   

  

  但在比特币市场,由于大量现货股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投资者分歧减少,情绪趋同,避险效果严重减弱。如果缺乏反向交易对手,流动性就会有问题。只有牺牲利益,降低售价,才能吸引到交易对手,但这样就失去了对冲的意义。   

  

  这也是比特币期权产品成为“鸡肋”的原因之一。   

  

     

  

  比特币期权的尴尬2017年11月,在比特币即将达到2万美元大关的时候,美国比特币交易平台LedgerX宣布推出比特币期权。此后,LedgerX推出了200多份期权合约,但投资者的态度一直很“热情”。   

  

  平台前几个比特币看涨期权合约的行权价格为10000美元,期权费约为2250美元――即在行权日,如果比特币价格超过10000美元,期权买方可以以10000美元的价格买入平仓,从而获得收益;如果低于10000,可以选择不行权,损失的是期权费2250美元。   

  

  在随后的熊市中,比特币一跌,这个看涨期权就成了一堆废纸。   

  

  早在2015年,中国就出现了所谓的比特币期权,但这只是一种禀赋游戏,并不是真正的期权。即使是现在,开展比特币期权的平台也面临着参与者太少,导致交易受阻的尴尬。   

  

  事实上,期权卖方(设计师)的处境很尴尬。   

  

  2018年,某小众数字货币的创始团队设计了一个很有“情怀”的期权。他们充当了期权的卖方,发表了一个大胆的声明:“你敢买,我就敢卖。”然而尴尬的是,这次看跌期权开出了非常高的期权费。出来后当然没人要,然后只能不断打折。最后发行方无奈买下。   

  

  所以如果以后有这种小众数字货币发行选项,一定要慎重参与。   

  

  试想,一是因为,小众数字货币盘子小,易被操纵。,那连比特币这种市值几千亿的货币都可以操纵,更别说其他小货币了。   

  

  二是因为,有些期权合约涉及双重定价。   

  

  比如上面的例子,标的资产不是以美元定价,而是以以太币定价。以后锻炼的话会得到以太坊。我们知道,数字货币的联动性非常强。即使你能从期权中赚钱,以太坊的价格也会一跌再跌,最后也难逃韭菜切碎的命运。   

  

     

  

  总之,我认为比特币、以太坊等大货币作为加密资产的标志和广义信用经济的基础,未来还会继续存在,期权、ETF等金融衍生品也会不断问世;   

  

  而那些跟风的,只知道概念炒作的小币,充其量只能充当q币,成为小范围内自娱自乐,互傻的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