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的中文是什么意思,平安夜的作文二年级的

  

  作者:陆(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促进节能减排。这些金融产品正在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以往的绿色金融产品更注重供给端,在绿色信贷、碳交易市场等领域做了长期的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总的来说,对消费者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创新消费端绿色金融产品,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加快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关注从消费端促进碳减排   

  

  除了生产,消费也是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全球约7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家庭消费。在中国,家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约占总碳排放的53%。当前,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增强国民经济意识,促进消费的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绿色消费不仅可以促进消费端的碳减排,还可以促使供给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从而促进碳减排。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必然促使供给侧企业生产更多的绿色低碳产品,从而倒逼更多的企业通过产品市场实现绿色转型,进一步推动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在中国逐渐普及,绿色消费的未来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但一些重点消费领域转型依然缓慢,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等挑战突出。绿色消费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以汽车消费领域为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仍然不足,部分车企也存在政策依赖性强、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市场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发展阶段。总体而言,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领域与重点碳排放行业存在重叠,如发电、建材、交通等行业,这些行业大多面向消费端,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可以采取多重措施,促进相应领域的居民消费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转变。   

  

  探索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创新   

  

  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开发更多面向消费者的绿色金融产品,可以有效提升绿色消费需求,与供给侧绿色金融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低碳转型的实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引导个人增加低碳行为,带动更多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从产品形式上看,目前针对消费者的绿色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以信贷利率、保险等优惠降低绿色消费成本的金融产品;利用金融服务门户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低碳消费和绿色商品信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建立个人碳信用和碳账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居民对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度。在绿色金融实践较早的发达国家,大多在消费端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例如,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绿色呼吸卡”,持卡人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时可获得折扣;美国花旗集团针对中低收入客户推出结构性节能抵押贷款产品,将节电等节能指标纳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果戈里   

  

  从产品的使用来看,面向消费者的绿色金融创新包括绿色支付、绿色信贷、绿色投资和绿色保险。绿色支付是指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支付主体通过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和积极参与低碳公益活动,帮助减少碳排放。支付环节覆盖了广泛的居民生活和丰富的互联场景,推动绿色消费的努力也有很多,比如普及电子支付推动无纸化交易和办公流程,利用移动支付鼓励用户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和参与低碳公益活动等。绿色信贷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绿色产品时提供的贷款支持,如绿色汽车消费贷款,还包括向低碳消费行为较多的客户提供的差异化信贷服务,引导优质资源向低碳行为显著的账户主体倾斜。比如绿色信用卡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绿色消费行为换取相应的权益。绿色投资是指个人投资者对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金融指数等产品的投资行为,包括个人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保险是指为低碳行为良好的主体提供的保险产品或绿色消费品。例如,一些保险公司的绿色车险旨在为环保汽车的车主提供保险优惠。   

  

  个人碳足迹与碳账户是消费端绿色金融创新的基础   

  

  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人碳足迹和碳账户体系,这是实现绿色金融创新的基础。个人碳足迹和碳账户相对全面地刻画了消费者的碳消费和减碳行为,为科学准确量化减碳提供了基础数据。一方面,通过记录个人碳足迹,可以建立消费者对自身消费行为碳排放的感知,加强其对绿色产品的识别能力,培养其绿色消费偏好;另一方面,个人碳账户可以记录消费者的低碳行为和碳减排效果。基于这一数据,绿色金融产品可以将低碳行为与个人信用联系起来,可以为消费者的低碳行为提供更高的收益激励。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在个人碳足迹和碳账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建立碳足迹和碳分值体系,如北京的“我要碳中和”小程序、广州的碳普惠交易平台、南京的“我的南京”小程序等。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碳足迹,并通过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获得碳积分,换取公益奖励。很多金融企业也结合自身业务,为用户低碳行为提供激励。例如,中国银联、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平安银行联合发布绿色低碳主题卡产品,充分利用银联交易数据平台精准追踪个人碳足迹,建设银联绿色低碳积分体系,并通过相应的收益激励。   

鼓励消费者增加低碳行为、选择绿色产品。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6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