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准制下新股ipo的程序有哪些,买壳上市与ipo的比较

  

  1、今年以来退市的数量以及目前为止有多少退市公司,退市率是多少?   

  

  2019年以来,退市力度大大加强,直接退市4家,停牌9家,68家封顶。   

  

  5月17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决定暂停*ST钱宝上市。5月10日晚间,深交所一次性发布乐视网、千山药业、*ST龙力、*ST凯蒂、金亚科技、*ST皇台、*ST德奥等7家公司暂停上市公告。算上今年3月被暂停上市的*ST长生,截至今年5月18日共有9家公司被暂停上市。2018年仅有*ST中和、*ST上普、*ST海润和*ST华泽被暂停上市,四家公司此次全部被终止上市。展望未来,自2011年以来,每年暂停上市的公司数量保持在2-3家左右。从历史上看,2004年、2006年、2007年有大量停牌上市公司,分别为13家、12家、18家。   

  

  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制度以来,截至2019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发生800余起退市风险警示(标示为ST或*ST),退市仅62起,a股股票3610只,退市率为1.71%。   

  

  2、为何此时加大退市力度?对整体市场影响如何?   

  

  回答:这个时候加大退市力度并不奇怪。其实早在科创板的讨论中就可以看出。原因很简单: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环节。虽然一开始只是为科技型企业设立,但一旦后期有效运行,很可能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部门和行业。既然注册制给企业“上市端”开了绿灯,自然要加紧“退市端”,以盘活“堰塞湖”。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退市一直是证券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退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退出机制失灵,具体表现为“只进不出”或“进多出少”。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劣质股票,使得资金无法向优质上市公司集中,不利于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册制与退市制度的完美配合,核心是让市场实现优胜劣汰,充分发挥生成市场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市场的欺诈和造假,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股市中,壳价值的存在不容忽视。中国股市现行的IPO制度是核准制,提前退市率只有1.71%。有的公司选择在二级市场买壳上市,使得上市公司的“壳”有了价值。股本越小,上市公司单位股价所包含的壳价值越高。而壳价值的存在,是基于IPO的行政审批和退市端的“高枕无忧”。如果注册制和强退市有效结合,壳价值就不存在了。壳价值的消失,意味着当前中小市值股票将大幅减少。证监会也多次表态,壳资源价格较之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市场上“小炒”“烂炒”等壳资源炒作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市场反应积极。   

  

  3、退市上市公司有哪些共同特点?   

  

  终止上市并不意味着直接退市。今年年底以来,已经上市的公司往往有三个特点:净资产为负、业绩连续亏损、年报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从历史上看,退市原因比较复杂,排名最高的是业绩持续亏损、合并、私有化;此外,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证券置换等不符合上市条件的情形,可以作为退市条件。   

  

  今年退市的四家上市公司都是业绩不佳的公司。其中三起是由康蒂引发的   

  

  首先要明确,终止上市不等于直接退市。由于退市触发因素不同,此次公布的四家公司后续退市流程也有所不同。具体来看,*ST海润,*ST华泽,*ST众合将进入退市整理期,而*ST上普将主动终止上市,按照规定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   

  

  退市股票可以在退市整理期内交易。正式摘牌后,还可以进入全国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交易。退市后,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重新申请上市。仅从以往的案例来看,重新上市的概率极低,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不幸踩了退市股,有很大概率巨亏。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应避免投机。只有价值投资才是赢得股市最可靠的基石。具体来说,先看宏观基本面和行业基本面,挖掘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其次是公司的基本面,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综合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未来成长性、安全边际以及是否有突发的负面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