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逸贷信用卡年费,工行逸贷信用卡

  

  最近,一种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人围着夸的“夸夸群”火了。有人看中了这里面的“商机”,在网购平台上推出了“夸夸群”服务。只要你交钱入群,就意味着几个到几十个人会对你狂轰滥炸——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能夸自己的招数。然而,当三分钟赞美时间到来时,你会立即被踢出夸夸群。   

  

  “夸夸群”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早在2013年,豆瓣上就出现了“互赞团”。去年6月,网络上掀起了一股“互骂”的热潮。形式与《夸夸群》相似,但内容由“互相责骂”变为“花里胡哨的赞美”。从“互骂团”到“夸夸群”的转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信息?   

  

  “夸夸群”与“互骂群”殊途同归   

  

  起初,“夸夸群”是一个非常小的现象,它在互联网上引起关注是因为一位网友的评论。   

  

  妇女节,男友把她拖进几百人的“夸夸群”,她被群友夸了三分钟。男朋友还解释说,他是从某宝上买的定制版“夸夸群”。网友借此吐槽“直男取悦女友的奇妙脑回路”。很快,网民发现了“夸夸群”中蕴含的兴趣,网购平台的商家也推出了好评服务。许多网民也建起了自己的“夸夸群”,互相赞美――夸夸群已经演变成一种典型的互联网现象。   

  

  当“夸夸群”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夸夸群”简单地理解为“互赞”,谈论赞美的积极心理效应,以及如何避免过度赞美的负面效应,我们只会看到这种现象的表面。   

  

  “夸夸群”现象的本质不是赞美,而是一种情绪宣泄。只不过以前我们都是通过骂对方来发泄情绪。这一次,我们有了新的噱头和形式。其实殊途同归。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每个成年人都面临着无处不在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学校、生活或工作。但在文明和秩序的约束下,每个人对压力的态度及其负面情绪都是隐藏的。   

  

  还好有互联网。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匿名性。在一个陌生而微弱的纽带空间里,每个人都可以脱去许多伪装,彻底释放自己的情绪。“互骂团”就是最典型的体现。在相互责骂的过程中,每个人说出的每一句脏话,与其说是针对陌生人,不如说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逃避的人和事。   

  

  “夸夸群”是“互骂团”的变体。短短几分钟的狂赞,也能暂时驱散负面情绪。   

  

  有人拿着“互骂”“夸夸群”污染网络语境的道德大棒,其实真的没必要夸大其词。他们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虽然无助于解决事情,但至少缓解了情绪。而且“互骂团”和“夸夸群”的成员都是自愿参与其中的,一切言行都局限在团内,所以伤害是逃不掉的。这比网上那些到处怒刺的“吧主”文明多了。   

  

  互联网旋生旋灭的狂欢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90后、00后、10后这几代人堪称“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更新潮,更自觉,更大胆,更贪玩,是网络上最有话语权和评价权的群体。他们的利益就是互联网的利益,他们的喜好就是潮流方向。   

  

  网络原住民的特征也决定了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一方面都表现出一些狂欢气质。根据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狂欢中,人们放弃了庄严的、愁眉苦脸的生活,打破了严格的等级秩序,与所有人随意交流,随心所欲地打扮自己,狂舞狂舞,谈笑风生。狂欢节打破了秩序和陈规,每个人都自由快乐。   

  

  无论是“互骂团”还是“夸夸群”,众生平等。他们可以嘲笑一切,戏弄一切,解构一切。它新鲜有趣,互动性强,年轻人乐于参与其中,所以很容易成为全网热点。   

  

  另一方面,互联网现象的特点是迅速衰减。衰败是因为这些互联网现象的文化基础薄弱。他们更多的是游戏、跟风、炒作的产物,甚至有一点娱乐至死的气质。他们如日中天,却在一瞬间被打败。   

  

  如果追溯网络亚文化的变迁,不难发现,网络上总有一些流行的东西。去年“互骂团”也很火爆,结果呢。如果不是这次“夸夸群”的突然出现,人们可能已经忘记了“互骂团”的存在。同样,“夸夸群”号的命运也可能会急转直下。   

  

  不是,很多跟风买了“夸夸群”服务的人发现,那些赞美都是复制粘贴的,没有互动,缺乏趣味性,还有点尴尬。他们在三分钟内主动退群。   

  

  易从(专栏作家)   

  

  李冰冰实习生王洋校对郭丽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