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的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什么,基于单元统整的课堂教学感悟

  

  推进学校落实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   

  

  2018年初,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正式颁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将推动高中在教育目标、课程教育价值、课程结构、内容组织、学业质量标准、学与教方法、考试评价等领域的改革。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大突破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科性质和育人价值的反思,凝聚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一实践旨在解决当前基础教育目标体系中存在的脱节问题。中国基础教育的总体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但由于对这一目标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系统的阐述,在学校层面很难进一步细化和细化。这种现实不仅使学术目标与总体目标难以衔接,也使不同学科难以实现教育价值的真正融合。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核心素养模型,是衔接我国基础教育总体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当前,高中校长的首要工作是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设计出符合自身学校特色和发展需要、能切实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校本核心素养模式,使之成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和课程计划、设计课程、开展教学和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学校管理的根本依据和目标依据。   

  

  变革学科课程体系结构及其设置   

  

  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对学校课程的结构和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学校需要反思每门学科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改变学科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组织模式。目前学校对学科课程的理解通常停留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层面,缺乏对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的思考和挖掘。学校需要从素养培养的角度重新审视学科课程的教育意义。   

  

  一些学校的课程设计更多的是将概念、原理、方法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缺乏与学生经验的融合。课程设计要充分结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经验,从核心素养、学科内容、主题情境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学科内容的设计要强调学科概念和知识技能的结构,突出学科实践,渗透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主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建立一系列与学生经历密切相关、螺旋式上升的任务或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学科课程建设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不同范围和深度的跨学科课程整合建设。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审慎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个人面对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这些技能属于跨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跨越传统的学科界限,重视跨学科的探究主题和社会实践活动。   

  

  跨学科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具有特殊价值。事实上,在进入学校之前,儿童是以一种整合的、体验式的方式与现实环境进行互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完成早期能力的发展、自我的形成和社会交往的塑造。入学后,不同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孩子从不同学科理解和解释世界,并且   

  

  其次,学校要根据学生素养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和完善各种类型和序列的课程体系。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选修必修和选修三类,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可以从类型和顺序两个角度来考虑和构建。不同类型的课程涉及不同的领域、主题、内容和融合程度,旨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不同层次或同一类型的高级课程,旨在为学生在某一领域或方向提供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空间。在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构建符合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创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学校文化   

  

  以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学校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将课堂教学模式从以知识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素养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现实情境为载体。情境赋予学习活动以意义,并为实践反思和社会互动提供基础。学校需要改变现有的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为导向、以讲座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创设各种贴近学生体验、能承载育人价值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基于问题、任务或项目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不应该局限在一个房间里。学校要让学生体验复杂多样的真实情境,在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中进行实践、反思、讨论和提问,培养思维方式和探究方式,建立情境、想法和结果之间的柔性联系。   

  

  事实上,核心素养的内涵早已超越了传统的“能力”,它指向的是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种增长和发展需要一个开放、灵活和公正的环境的支持。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让孩子生活在充满关爱、包容、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让他们自由探索,允许他们不断失败,才会形成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格,从而积极探索未知,敢于迎接挑战。   

学校需要尊重作为鲜活生命和独特个体的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长的心向和潜质,都值得拥有发展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同时,学校需要从这一立场出发,创设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

  

重构学校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评估及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学校要突破“一个学科一堂课”的日常教学管理定式,从学习或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出发,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时间。不管是学科还是跨学科课程,解决真实的情境化任务都难以在一堂课内完成,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打破“现场参观+反思写作”式的社会实践套路;要从实际出发,设计有意义、有深度的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和探索时间。

  

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室观念,根据素养培养的需求设置功能,按照新型学习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在素养导向的学习方式下,教室会逐渐从教师讲授的场所,转变成为兼有实践、实验、讨论、展示、分享功能的教育场所。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教室中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在从事创造知识、参与人类实践的活动。

  

再其次,要变革教师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蕴含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中,但不可能通过一堂课一蹴而就。学校要改变知识学习范式下“堂堂清”的评价理念,从结果导向的教师评价向过程导向的教师评价转型,重点关注教师专业实践的理念和质量;要尊重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赋予教师充分的专业自主权和灵活性。只有教师自己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才能期望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环境成为可能。

  

学校要以核心素养本位的育人目标为依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和学校文化建设,构建有实质内涵的质量话语体系,将学校打造成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心理学系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8年04月11日第5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