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支付额度上限是多少钱,最新余额宝上限额度是多少

  

  蒋光祥   

  

  那些敢于“触网”、跨界创新的金融企业,应该继续秉承“极致体验”的理念,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为目标,深挖潜力空间,在既定规则下创新“爆款产品”。这不仅是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也是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途径。   

  

  田弘基金早前发布公告,宣布取消此前对田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金额和单日申购金额的限制。这意味着业内最大、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巨头成功“瘦身”归来。   

  

  规模突破万亿后,余额宝(本文仅指田弘余额宝,下同)的申购上限经历了25万、10万、2万的最高日限额。9点就被抢光了,一直到第二天才卖完。四变。随后,辅以一系列“分流”措施,余额宝的大量新增资金被分流到新接入支付宝的其他货币基金。截至目前,共有18只其他货币基金接入,可谓是点石成金的“金棒”。能入选的基金公司都经历过“手忙脚乱”的幸福,单个货基规模迅速膨胀数十倍的并不鲜见。据悉,2018年,完成与余额宝对接的13只货币基金,仅下半年就实现了135.42%的累计涨幅,甚至产品数量扩容超9500倍。13只产品规模也在半年内增长超70%。余额宝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功“瘦身”和“拯救”了自己。基金规模从峰值的近1.8万亿元逐渐减少到1.1万亿元左右。田弘余额宝实现了资金的顺利分流,解决了之前“一家独大”的问题。今天,成功瘦身的田弘余额宝重新开放个人账户认购,再次拥抱余额宝投资者源源不断的资金。   

  

  余额宝从诞生到鼎盛,只有6年时间,但货币基金的发展却超过了15年。从过去不温不火的货币,到单只货币基金规模突破万亿,高峰期每月1000亿元的长尾增量,确实足以引起业内外对整个货币基金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担忧。余额宝的稳健管理和风险控制,显然已经超出了单一货币基金存在的意义。未知货币基金被余额宝等“宝宝”军团引爆,规模狂飙,说明抓住了行业痛点。所以,即使余额宝之前采取了限购等措施,但潜在客户,也就是移动互联网长尾效应下的“长尾团队”并没有消失,他们低风险、便捷的理财需求依然真实,面临着泛滥、缺乏可接受工具的尴尬局面。余额宝的分流可谓及时。虽然目前还很难确定单个货币基金的最优规模,但是,任何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增长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从余额宝的适度限购,到主动调整规模增速,再到从单一的货基发展为货基展示和存取平台,无疑成功化解了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从根源上消除了系统性风险,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与行业利益一起搭了便车。   

  

  作为搅动金融业改革的“鲶鱼”,余额宝的“宝宝”军团正在进入主流,成为国人首选的入门级理财产品。无论年龄、学历,余额宝往往是很多人人生第一次理财尝试的开始。这可能是余额宝“宝宝”军团最接地气的存在意义。可以说,余额宝把货币基金带回了普惠金融,成为了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服务大众的普惠金融工具。余额宝对用户关注点的“攻坚”,也间接倒逼了过去相对“冷淡”的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创新和转型,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乃至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虽然相对于货币基金极低的风险安全性和极佳的流动性,收益率并不是投资者首先关心的问题。只是这两年,收益率一降再降。投资者普遍对余额宝等“宝宝”的收益率下降感觉明显。前几个月又退到了3%以下,再次拉开了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差距。这与整个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关系更为密切。过去两年,央行多次削减RRR,包括扩大中期贷款工具(MLF)的抵押品范围,向货币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降杠杆、去产能的大趋势,社会投资和贷款需求的减少,银行自有资金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对协议存款的依赖,而这种资产配置占了货币基金的大头。再加上《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已经实施了一年多,基金经理们在迄今为止最细化的流动性风险控制规定面前,发挥的空间不大。这说明唯利论对“宝宝”不公平,对顾客不明智。而且余额宝还可以直接用于转账、还款、缴费、购物等支付场景。这些功能显然可以看作是一种补偿。   

  

  对于大多数客户来说,迄今为止最方便的日常理财还是余额宝。对于一般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还需要房产配置和孩子留学,随时需要用钱的家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募基金的资产管理“正规军”和低风险的“宝宝”显然仍是最佳选择之一。   

  

  然而,随着公募基金20多年的发展,本质属性是流动性配置的货币基金超过总规模的一半,这显然是对植根于二级市场的整个公募行业权益类资产主动管理能力的有力鞭策,但也有其合理性。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老百姓能接受或喜爱的都是收益率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期限灵活、但风险不大的理财产品。余额宝瘦身成功,意味着整个货币基金产品经历了细化,但在此基础上,还能继续创新吗?是客户对基金从业者的期望。   

  

  金融创新主体,特别是那些敢于“触网”、跨界创新的金融企业,要继续坚持“极致体验”的理念,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紧紧围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目标,推进金融创新。同时,创新主体要严格按照各项监管规则要求,严控风险,牢牢守住监管红线,挖掘潜在空间,在既定规则下创新出“爆款”产品。这既是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途径。   

  

  (作者是基金从业者,财经专栏作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