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体验课2021直播回放完整,开学第一课2021交通安全直播

  

  主副中心70公里范围内,城市(郊区)轨道交通将建成“一小时交通圈”。乘客可乘坐市区(郊区)轨道交通通勤,时间为30至45分钟。为满足北京城市(郊区)轨道交通发展需求,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战略目标,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市域(郊)轨道交通设计规范》。新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为通勤客流提供公交化运输服务 乘坐时间宜30至45分钟   

  

  什么是城市(郊区)轨道交通?根据规范,城市(郊区)轨道交通是连接中心城、副中心与半径50至70公里的新城、城镇群和跨界区域,最高时速120公里至200公里,为通勤者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郊区)轨道交通应主要承担北京市主副中心之间、主副中心与多点新城之间、首区新城与跨界城镇群之间、出行需求较大的区县群之间的快速接驳,以服务通勤客运需求为主,满足一般学习、商务、旅游、休闲客运需求为辅。其中,城市主副中心要建成70公里1小时交通圈,30公里圈45分钟可达。通勤者应乘坐市区(郊区)轨道交通30分钟至45分钟。   

  

  根据重点城区的出行需求,可结合既有铁路或规划新线设置支线项目,采用“一干线多支线”的组织模式。干线应是通往中心城市或副中心的主要客流走廊,支线可根据需求在新城区适当设置。   

  

  一天至少运营17小时 通勤线路6至15分钟来趟车   

  

  城市(郊区)轨道交通的车站应该设在哪里?根据规范,车站分布应以规划线网的换乘节点和城市交通枢纽为基本车站,结合既有铁路、城市道路布局和客流分布确定。站间距平均不应小于3km,在城市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区可适当减小。   

  

  它一天运行多长时间?公共汽车几分钟来?对于这些乘客最关心的问题,规范要求骨干线路主要服务于通勤。根据乘客需求,主要路段初期高峰时间不超过6分钟,高峰时间不超过15分钟;顺峰期不宜超过4分钟,平峰期不宜超过10分钟。   

  

  城市(郊区)轨道交通全天运营时间不应少于17小时,并在运营时间上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合理衔接。   

  

  交通接驳优先满足慢行及公交 50米内宜有公交站   

  

  下车后的交通衔接是否方便也是标准考虑的重点之一。城市(郊区)轨道交通的接驳方式可分为步行、非机动车、公交、出租车和小汽车等。接驳设施应符合慢行优先、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   

  

  其中,非机动车接驳设施应分为自行车共享停车区和私人自行车停车区。公交站台距离车站出入口不应超过50米。周边公交覆盖率低的车站要接微循环公交。   

  

  车站还应结合实际需求和规划用地设置停车场和换乘停车场。如果周边用地紧张,可以与公共停车场共用,或者与其他类型用地合并。停车场和换乘停车场的出入口距离车站出入口不应大于150m。   

  

  具有预防救援水淹等防灾措施 配“灾害监测系统”   

  

  2021年汛期,几场暴雨牵动人心。针对市民的担忧,本市交通部门曾公开表示,当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被雨水淹没,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时,应坚决关停。   

  

  为应对突发灾害,规范提出城市(郊区)轨道交通应具备火灾、洪水、风灾、地震、冰雪、雷击等灾害的预防措施。固定浇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