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值不值得长期持有,封闭式基金值得入手吗

  

  近年来,封闭式基金成为各基金公司大力推广的产品,在投资者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些基金通常有一年到五年不等的封闭期。主流品种以三年期封闭式基金为主,如三年期固定端基金、三年期持有型基金等。   

  

  5月28日,由东方红4号转型而来的东方红资管旗下经典权益类产品东方红启恒持有三年混合型基金开放申购,受到投资者追捧。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当前行业中,运用价值投资理念、封闭期较长的基金已经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设立封闭式基金的初衷是什么?“高抛低吸”、“抄底逃顶”一直是投资者津津乐道的绝技,但这样的绝技更像是江湖中的一个传奇。在实践中,很少有人能通过不断的“抄底逃顶”来长期获利。在混乱的金融市场中,参与者众多,结构复杂,很难捕捉到市场轨迹,个人和机构都很难准确选择合适的时机。   

  

  去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组数据显示了a股市场的择时失效。在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的统计区间内,无论资金量多少,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择时收益均为负,正收益均来自选股收益。   

  

  图:上交所各类散户、机构投资者、公司投资者投资收益对比   

  

     

  

  择时不一定带来额外的收益,而且择时的机会成本很高,择时失误往往带来损失。   

  

  基于择时操作,大部分投资者形成了a股市场短牛长熊的印象。牛市来的快,去的也快,每当牛市结束,很多人都被套住了。那么,真正的市场是投资者所想的那样吗?   

  

  我们来看看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根据,对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统计报告,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的60%-95%)的业绩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1.47%,一般偏股型基金(A类)为9.39。过去十年,市场相对平淡,波动较大,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还是不错的。   

  

  根据银河证券的数据可以看出,投资股票型基金从长期来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没能获得这个收益呢?关键不是投资标的,而是投资方式!   

  

  投资者的实际行为往往是惨淡的。从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发行和市场点位的对比可以看出,当基金发行规模较小时,投资者因为恐惧而不愿意购买基金。资金发行量大的时候,就是市场狂潮,投资者开始关注或者加仓入场。与投资愿景相反,投资人只是做了错误的操作,导致实际成本处于较高的位置。   

  

     

  

     

  

  大多数投资者因为克服不了人性的弱点,习惯追涨杀跌。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者容易受到贪婪和恐惧的影响。封闭式基金要做的,恰恰是帮助投资者控制自己频繁赎回的手,克制追涨杀跌的冲动。   

  

  为什么要关注封闭式基金?在国内市场,封闭式基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期。从1998年公募基金诞生到2001年,市场主要是封闭式基金。2001年,随着牛市的结束,封闭式基金由溢价转为集体折价,开放式基金大行其道。但投资者往往不能对基金持有长期投资的心态,便捷的赎回机制也让投资者更加注重择时和追逐热点,加剧了“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现象。   

  

  如何帮助投资者控制频繁赎回的手,克制追涨杀跌的冲动,成为所有基金公司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经理开始探索封闭式基金。经过一轮市场周期的考验,封闭式基金在提高投资者实际体验和帮助长期回报方面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以去年底和今年年初结束首个封闭期的东方红瑞熙三年期固定混合基金和东方红瑞泽三年期固定混合基金为例。   

  

  东方红瑞熙三年定期混合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15日。第一个三年封闭运作周期,基金份额累计净值从1元涨到1.7282元。因为是封闭运作,除了场内转让,大部分持有人在过去的三年里赚到了这只基金的全部收益。(净值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3日,来源基金管理人官网,经托管银行复核。)   

  

  东方红瑞泽成立于2018年1月31日。第一个三年封闭运作周期,基金份额累计净值从1元涨到2.0119元。这个成绩也给一直持有的投资者带来了很好的体验。(截至2021年1月29日的净值数据,来源基金管理人官网,经托管银行复核。)   

  

  如果东方鸿瑞熙和东方鸿瑞泽没有三年的封闭期,投资者还能赚到这个收益吗?   

  

  东方红印章和东方红瑞泽创立的时候,是投资者热烈追捧的白马股,市场一片高涨的热情。但随后的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股市单边下跌,上证综指   

全年下跌24.59%,沪深300指数下跌25.31%。在市场下跌中,东方红睿玺和东方红睿泽都曾遭遇挫折,东方红睿玺曾在2019年1月份额净值最低跌至0.7648元,到2019年3月29日,市场复苏之后,才重新站到了1元净值之上。东方红睿泽也曾在2019年1月份额净值最低跌至0.7915元,2019年4月1日重归1元净值以上。(净值数据来源基金管理人官网,经过托管行复核。)

  

在2018年A股市场市场长达一年的单边下跌过程中,投资者心理受到煎熬,站在当时的时点,如果你手中持有的是开放式的基金产品,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能不能顶住巨大的恐慌和绝望而坚定地持有?

  

会不会在市场回暖后,基金净值刚回本后急着赎回,而错过了后面的大涨呢?

  

如果这些基金产品不是采用三年封闭运作模式,按照大多数投资者的心理和人性弱点,很难克服恐慌情绪,也很难管住自己的手,往往就会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并造成永久性损失。

  

对于那些一直实践价值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说,以封闭运作的方式,帮助投资者规避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才能带领投资者穿越市场牛熊,完整地获得基金产品的长期收益。

  

以业内最早建立封闭期产品线的东方红资产管理为例,已经建立起完备的封闭期产品线,涵盖多种形式、不同系列,给投资者提供灵活选择的同时,引导投资者实践长期投资。“睿”系列是东方红资产管理最早探索设立的封闭期基金系列,涵盖三年创新封闭式和三年定开型基金,2014年9月东方红在业内发行了首只三年创新封闭式的公募基金――东方红睿丰混合基金,之后又推出了东方红睿阳、睿元、睿轩、睿满、睿华、睿玺、睿泽等基金产品。“恒”系列是五年定开型基金系列,在三年封闭运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将封闭期拉长,目前已发行东方红恒元、东方红恒阳两只五年定开型基金。“智”系列是东方红旗下有锁定持有期的基金系列,已发行东方红智远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目的是在实现长期持有的基础上,提高投资者选择的灵活性,并给予投资者参与定投的机会。此外,东方红还为权益类大集合转型公募基金创设了“启”系列,以三年锁定持有期基金为主。

  

封闭期产品已经成为东方红的一大特色,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东方红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资金封闭三年及以上的基金产品有11只,规模约826亿元,在全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规模占比65.96%。

  

封闭期基金有哪些优势?1.有助于基金经理实施长期策略,把握长期机会

  

三年定开基金、三年持有期基金,通过封闭运作,对基金经理来说投资管理可以更从容,能够制定中长期的投资策略,同时更好地把握长期的投资机会。三年也比较接近于一个中长期的市场周期,能够提升长期投资获胜的概率。

  

一方面,长期持有能够有效提升价值投资策略获胜的概率。基金封闭使得基金经理能专注于投资,选择优质标的,并通过中长期持有以提高获利的概率。另一方面,封闭期基金保证了基金份额的稳定,在配置上受资金进出冲击的影响比较小。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为了应对投资者的赎回,一般会留出一定的安全边际。而在封闭期基金的模式下,基金经理能够更从容地把握市场投资机会,追求投资收益。

  

2.有助于投资者远离追涨杀跌,提高长期成功概率

  

从投资者体验的角度来看,许多普通投资者似乎难以分享到长期投资收益,产品净值曲线与投资者的收益曲线可能并不一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投资者投资过程中追涨杀跌的心理难以克服。

  

从人性角度来说,往往比较容易高估对于事物的认识程度,低估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在资本市场里也会出现。在投资上的一个体现就是频繁交易、追涨杀跌。追涨源于贪婪,杀跌源于恐惧。后果不仅损失了原本可以分享到的长期投资收益,还增加了交易费用。

  


  

既然封闭期基金有这么多优势,那么投资者应该对封闭期基金有怎样的期待呢?

  

合理的投资预期是投资者获得基金长期收益的前提。现实中,很多投资者对于基金的收益预期与产品本身的属性并不匹配,与资本市场长期环境不符合,在投资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偏差或是操作漂移。比如过高的投资预期会导致投资者追涨杀跌、频繁操作。

  

以权益类投资为例,巴菲特、格雷厄姆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实现了约20%的年化收益率;先锋领航在1928年成立的第一只基金――惠灵顿基金,在之后的98年时间里保持了年化收益超过13%的业绩。

  

投资者选择基金产品类型,应该与产品本身属性、与资本市场环境相匹配。投资权益类基金,如果期待的是获得市场平均的年化收益率,能够承受较大的回撤,那么恭喜你,你具备了一个成熟理性投资者的基本心态,这也正是投资获得成功的关键。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