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放量是利好还是利空,缩量上涨和放量上涨哪个是利好

  

  在财经评论中,经常可以听到一句话:“市场没有成交量就涨不起来”,或者当市场涨停的时候就说:“这种无限制的上涨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等等。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其实说白了都是主观的,感觉的,说话不经过思考的。   

  

  首先要明确和理解:股价(或报价)和成交量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多空双方对市场的认可程度,如下图:   

  

   成交量越大,则多空双方对行情的分歧越大;   

  

  成交量越小,则多空双方对行情的分歧越小。   

  

   成交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涨幅越大,则分歧越小;   

  

  成交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涨幅越小,则分歧越大。   

  

  可以看出,缩量的增加其实比成交量的增加更靠谱,因为大家对涨幅的分歧比较小(成交量是分歧的表现),大家普遍看多做多。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一字之涨。这个时候卖的投资者很少,股票完全供不应求。难道,你能说一句崛起不靠谱吗?   

  

  还有一点就是看同样的交易量对股价的带动程度(涨幅)。如果同样的成交量推高了价格,那么量价关系就健康,这种涨幅就比较靠谱。反之,如果成交量滞涨,总有猫腻。这个时候很容易形成阶段性甚至中长期的高点,需要更加小心。   

  

  总之,我们要通过成交量来看市场背后的差异。因为股票上涨或者下跌的过程,其实就是市场从不同意变成同意的过程。无论成交量与否,只要差异小(有交易就有差异),一致性强,股票的上涨就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对大盘和个股都适用。   

  

  至于大盘或个股缩量背后的逻辑和原因,下面我简单陈述一下,就不说了。   

  

  一是因为机构控制了大量流通筹码。这时候板块比较清淡,没有放量也能维持上涨趋势。   

  

  第二,当市场趋势明显向上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对市场的分歧比较小,没有成交量也能涨。   

  

  第三,当市场超跌时,此时投资者的惜售心理明显,分歧较小,导致成交量萎缩。   

  

  就成交量而言,可以造假,必要时可以反转做主力。但是主力没有办法缩量,这反映了更真实的市场意志。所以缩量的增加比成交量的增加更可靠(当然也有一个例外,就是顶部已经放出了大量,然后缩量上涨,上涨趋势较弱,说明价格在新高但是趋势指标很难再创新高。这时候要小心了,量价背离很可能是能量枯竭表现的最后一次上涨,纯粹是因为股价运动的惯性)!   

  

  所以需要辩证的分析价格和成交量的对应关系。要把成交量和股价的持仓阶段、当时的价格表现特征和持仓结构结合起来。同样是成交量,在底部、上涨过程中和顶部有不同的含义。底部和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是比较健康的量价关系,而顶部的放量(尤其是滞涨的放量)要非常小心。再比如收缩。上涨过程中缩量是好事,但如果是下跌过程中,缩量大跌是你想逃又逃不掉的信号,所以不是好事。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虽然量价之间有各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辩证的分析,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要清楚,量价之间的这些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更不是真理!比如这个放量滞涨的峰值,很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阶段峰值,有些甚至不是阶段峰值(比如现在有的股票那天给你一个放量的影子,把你吓得魂飞魄散,第二天价格倒挂,说明当时只是非常规洗盘),离真正的顶部可能还有十万八千里。如果你想下车,你会错过一个宏伟的市场!   

  

  所以对于一个职业交易者(比如我自己)来说,交易量只能作为参考,不应该作为操作的依据。对于他们来说,运营的基础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   

  

  缩量上涨   

  

  缩量上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