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元纸币值多少钱,1角钱纸币值多少钱1962

  

  作者:赵明(江西师范大学海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蔡口作为西汉张羽幽幽地区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地理信息,如所谓的海幽幽传说、鄱阳湖形成前后水系的变迁等。在《海昏侯》的历史中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其实“慈口”的本义并不是根据海昏的传说来命名的。这个古老的地名,其实已经被赋予了海昏侯“观国著书”时的心境的文化判断。有助于我们了解赣北浩瀚大海的地理变迁。   

  

  “慨口”得名陈说质疑   

  

  “茨口”最早见于雷《茨宗》《豫章记》:“城东十三里,郡江边,名茨口,出河口。昌邑王每次东望,都义愤而归,故称慷慨。”《水经注》等文献经常引用这段话。据此看来,刘贺在成为海昏侯后,似乎心怀不满,经常心怀怨恨,故名。但从出土文献分析,刘贺在被封为海昏侯四年后,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义愤填膺”。   

  

  首先,刘贺墓中出土了“海昏南藩大臣何元康,三年镀金一斤”字样的“墨书金饼”,刘贺夫妇还出土了从元康三年(前63年)到神爵元年(前61年)多次给皇帝和太后的奏章,有“镀金两”的内容。   

  

  第二,驳回了刘贺关于元康三、四年朝廷任命官记的请求。元康五年二月(当年三月改任元审爵),刘贺以“圣旨失效”为由再次前往官注,官注再无踪影。其墓中未发现晚于元康四年的文字记载。他应该接受现实。这一面反映了刘贺希望破灭后失落的心情。当消息传来,说已经换上了带有凤凰、神鸟等各种吉祥标志的元神爵,刘贺可能意识到皇帝太骄傲了,不会理会他的要求,从而表现出懊悔的态度。这可以从孙与他的《交通》的对话中看出(卷《海昏简牍初论》,卷6《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第三,从他与孙之间的所谓“交通”案可以看出,刘虽然是高官厚禄,家财万贯,但其政治处境并不比山阳郡王府里的废黜皇帝好多少,行为也不像原来的软禁生活,但其言行仍受到严密监视。姑且不论孙这位古太守是不是朝廷特意派来刺探刘贺的,单从“交通”二字,就可以看出两人的谈话是私下进行的,但孙却泄露了这一秘密谈话的内容,导致朝廷严惩刘贺,削去他四分之三的封地,他很快就抑郁而死。由此可以推断,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半时间里,如果刘贺“每次都东张西望,愤愤而归”,后果就不会是断绝家庭这么简单了。   

  

  总之,刘贺没有也不可能在作出官旨后公开表达对朝廷的“愤慨”。“辞口”是以陈硕之名,当时是在一个坏海,应该是后人的补充说法。   

  

  “慨口”应作“海口”   

  

  以海昏命名的“慈口”传说并不可信,那么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所谓“大方嘴”,其实有“海口”之说。吴增,南宋人,《武五子传》,卷九,《能改斋漫录》,写《辞口》:“大张羽之口,距海丰县十三里,名曰辞口。今来来往往之人,不计较其意,称之为海口,如云河之口。”(吴增《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70页)   

  

  吴的这一说法,表明“次口”亦称“海口”。但吴曾认为人们不理解“海昏则怒还”的历史典故,把赣江入鄱阳湖的口比作江海之口,因而误称词口为海口。对此,有学者评论说:“词古音海(小牛之部)与词(小牛之事部)有两音,事通;本地音的混乱。宋代学者、文学家众说纷纭,又加上了‘悲愤所谓慷慨’的历史故事,附在昌邑王刘贺身上。反对那些伪守古、不加修饰的‘不究其义’的人,真的很奇怪。”据考证,“西汉海昏侯县名的解释,与海口、海阳有着密切的语源关系”。西汉海昏侯的古地名海昏侯,应该是以东海的王耀、海阳侯的吴语虞等封建城市聚集在一起的庐山-彭蠡一带的历史事件命名的。西汉时“海浑”郡名,“浑”意为“覃”,以存节日之意。它的意思和宋代海口的民间旧传差不多。“海-谭”和“海口”是互文对偶,“海”是偏语素,而同义语素“谭”和“口”构成正语素,词义相同,是相关地名的有机组合。三国两晋六朝以后,地方文人的好事者变成了‘慷慨之口’,附释西汉末年皇帝刘贺的逸事。”(吴超《能改斋漫录》,《亡诸考〔上〕——以秦、汉之际环庐山—彭蠡泽地区为中心》,2010年第4期)这个理论中所谓的“词”,就是“海”的声音变化。同时认为词名来源于《刘贺愤而归》作为“历史故事”的演绎,也是高明之举。但这种“历史故事依恋”在南朝雷慈宗时已有33,360,010-30,000年流传下来。学者们仍然认为栗鹏-泽也被称为豫章海,“昏”字是用来拯救假期。“昏”字的意思是“海”,和“海口”的意思差不多,所以说“昏”就是“海口”。被错版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事实上,在汉代,今天的江西北部并没有所谓的“海”。彭从来没有叫过“豫章海”(赵明《豫章记》,《古今记》,2019年第2期)。”大方嘴”还有一个原因叫“海口”。   

  

  “慨口”即“海昏江口”   

  

  由于长期的地壳运动,秦汉时期的阜阳平原逐渐被北方的彭丽泽水侵蚀成为湿地,到了宋代形成了季节性湖泊——鄱阳湖(谭启祥,张秀贵《再辨“海昏”之“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因此,自宋代以来,学者对西汉蔡口一带的地理环境认识不足。   

清晰。

  

吴曾所谓的“慨口”与魏晋南朝以前的“慨口”并非同一含义。按《水经注》所记,“慨口”是缭水“东出豫章大江”之口(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22页)。郦道元生活的年代,鄱阳湖尚未形成,慨口显然不是吴曾所谓“豫章大江之口”,而是缭水向东流入豫章大江(即赣江)的河口。吴曾在此遗漏了一个关键的“出”字,后人沿用吴曾之说,每每将慨口说成是赣江水流入鄱阳湖的出口,这对于汉代地理而言,显然是一个重大误解。这一误解也有历史的原因。到南宋时,缭水下游的山川形势、河流走向,与汉晋南朝时期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缭水除了北面的一条支流汇入修水以外,其向东南本流入赣江的南面一支,或因为鄱阳湖的形成,湖水上涨漫衍江河,其出水口则与赣江入湖的水道一同浸入了湖中,故吴曾所记南宋豫章大江之口,并非南朝时的慨口。

  

吴曾所称海昏县也并非两汉时的海昏县。他说慨口距离海昏县十三里,实际地理是指当时的赣江入鄱阳湖之口距建昌县(今永修县)为十三里,这一地名在宋代称作“慨口”,而未必就是南朝时期的慨口。《通鉴》胡注:“海昏县属豫章郡,后汉分立建昌县。宋白曰:今建昌县,旧海昏县也;宋元嘉二年,废海昏县,移建昌居焉。”(《资治通鉴》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31页)乐史注修水曰:修水“东流屈曲六百三十八里,出建昌城,一百二十里如彭蠡湖是也。”(《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111页)《舆地纪胜》引《旧经》则云:“修水出豫章西北,其源自艾城东北,流六百三十八里至海昏,又流一百二十里入彭蠡湖。以其远而自达于江,故曰修水。”(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十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7页)可知两宋年间的所谓海昏县实际上是指建昌县,两宋以后直至清代仍有人沿袭这种称谓。建昌县之沿革与海昏县的存废密切相关,两汉时期的海昏县与宋代建昌县治并非同一地望。

  

据《水经注》:“缭水又迳海昏县,王莽更名宜生,谓之上缭水,又谓之海昏江。”(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922页)海昏江亦可称为“海昏水”或写作“慨水”。谢钟英《三国疆域志补注》所引《水经注》之“缭水”则径作“慨水”(谢钟英:《三国志疆域补注》卷十二,清光绪间刻本)。“慨”既为“海”之音转,故“慨水”之义与“海水”相通,或为“海水”之俗写。“海水”亦即“海昏水”之简称。从海昏江之名可以推知“慨口”的本义。“慨口”乃“海口”之音转,“慨口”亦即“慨水口”或“慨江口”之省称,其本义是指“海昏江口”,是海昏江出赣江之口,即缭水流向赣水的出口。与汉水流入长江之口,把汉江口省称作“汉口”一样,海昏江口本应省称作“海江口”或“海口”,并非吴曾所说“今往来者不究其义”。

  

总之,有关“慨口”得名于海昏侯的传说,不太可能出现于西汉宣帝时期,所谓“愤慨”之言更不可能出自刘贺之口。但自刘贺封海昏侯于豫章以后,其身世跌宕起伏、愤慨不平之传言在当地应早已有之,反映出海昏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从“慨口”地望的不同记载,可以一窥今赣北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汉晋南朝“总纳十川,同臻一渎”(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923页)的赣江所穿行之鄡阳平原,到宋代已经淹没于湖水,原来流入赣江的多条河流(包括缭水)都汇入了鄱阳湖。“慨口”这个地名的本义,也被所谓海昏侯故事掩盖了上千年,应该予以辨正,还其历史真相。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6@ZH022〕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6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