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佳占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什么意思

  

  高致远   

  

  经济的本质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对应的。根据经济学理论,需求可以创造供给,供给也可以创造需求,扩大供给和需求,从而创造社会财富。然而,如果经济发展要健康、积极和可持续,我们必须确保供应和需求是真实的、有益的和有利于长期经济发展的。因此,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产品的提供还是服务的提供,都应该满足真实的、有益的需求,产业发展都应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这样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近年来,校外培训市场尤其是学科类校外培训发展迅速,K-12市场规模一度达到万亿。早在2016年,中小学参加校外辅导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31亿,从业人员达到700万至850万,近年来愈演愈烈。随着资本的介入,校外培训偏离了教育轨道,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破坏教育生态,“双降”前中国的K-12市场近万亿,学校总数几十万,超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数量。校外培训机构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帝国”,与学校教育形成竞争,严重影响了教育生态。在二是市场无序竞争,“劣币驱逐良币”。,“双减”之前,校外培训的门槛很低,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对于很多机构来说,培训只是一种短期行为,“挣钱”才是最终目的。培训机构无证经营,质量低下,机构倒闭,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制造焦虑,形成“剧场效应”。's资本介入后,校外培训市场一度如火如荼,资本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整个社会都被营销、炒作、销售焦虑轰炸。人为的“教育焦虑”形成了“剧场效应”,让更多的家长深陷其中,被迫买单。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市场,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最近,中央的有关会议提出了“谨慎实施紧缩政策”。收缩政策是指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政策带来需求的收缩,供给的收缩,社会预期的降低。典型的紧缩政策包括紧缩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等。它们通过增加税收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减少社会总供给,从而实现政策目标。“双减”政策大力整治校外培训乱象,制约机构发展,规范培训行为。大量校外培训机构倒闭,教育培训行业市值锐减。那么,“双减”对于学科校外培训的管理是不是一种收缩政策?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过度校外培训满足的不是真实的教育需求,而是宣传和虚构营造出的需求。's资本的逐利性使得校外培训的供给无限扩大,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五花八门。类似的课程被人为的分为基础班、高级班、创新班、精英班、“一对一”等等。表面上看,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这真的是学生和家长的真实需求吗?培训内容和产品之所以大量存在,是因为生产者生产了,消费者发现这个产品有了,在商家的不断诱导和营销下,因为害怕落后于别人而决定购买。   

  

  在过度校外培训背离教育初衷,满足的不是有益需求。,古今中外,教育都是公益事业,但教育的公益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什么是好的教育?对于家庭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对社会来说,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资本和校外培训机构来说,就是卖课程,搞营销,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双减”之前,校外培训市场完全由市场调节。资本为了逐利,把“学得多”等同于“学得好”,把“参加校外培训”宣传为“获得好成绩,有好前途”,异化了“好教育”的定义,带来了过度培训、过度营销和恶性竞争。一段时期以来,许多中小学生“放学后上课外辅导班”、“学校-家庭-校外培训机构三点钟”已成为常态,这不仅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随着过度校外培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外部性。's资本的介入,过度校外培训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于家庭来说,过度训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加了家庭经济压力,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学校而言,大规模的校外培训机构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再造了另一套教育体系,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对社会而言,过度训练传播了教育焦虑,加剧了社会内卷化,阻碍了教育公平。从产业结构来看,庞大的教育培训行业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创造真正的价值,而是满足了虚无缥缈、令人费解、无益的需求。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高于家庭收入的20%。在年收入50万以上的家庭中,近七成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超过20%,其中47.6%超过30%。高昂的培训支出不仅直接加重家庭经济压力,还会挤出居民的其他消费,不利于扩大内需。不仅如此,高昂的培训支出还可能导致群众不敢生育,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简而言之,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具备以下特征,即满足现实需求、满足有益需求、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按照上述标准,校外培训行业需要制造假象。   

求、满足无益需求、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外部性等突出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双减”政策关系到民生福祉、关系到生育养育、关系到共同富裕,满足的是整体利益需求、全局目标需求、长远战略需求、孩子一生健康成长需求、民族复兴持续动力需求。虽然这项政策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但它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是一项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政策,而不是一项“收缩性政策”。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原文刊载于中国经济导报,网络版有删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