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基金净值什么时间可以查看到,当日基金净值查询

  

     

  

  中盖互联今天的惨状大概不用我多说什么了。中丐“中丐帮”弟子的区别,可能是有的人晋升为“八袋长老”,有的人晋升为“九袋长老”。总之都是瘦很多包。   

  

  你做梦去吧。让人没想到的是,后续还有更惨烈的事情,就是几轮暴跌之后,后续几个几乎互联互通的产品都不准买了(因为QDII额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   

  

  上述对美股中概股退市的隐忧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所以我觉得是时候说说恒生科技指数.的第一期了   

  

  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恒生科技指数是什么?.   

  

  它是由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恒生指数公司于2020年7月27日发布的指数,目标是反映在港上市的科技或创新领域领先公司的表现。   

  

     

  

  该指数的选股范围主要涵盖在HKEx主板上市的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公司,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电子商务和数字业务。其选股标准将考虑合格公司是否利用技术平台进行运营,研发比例;支出和收入增长。最后将选出市值最大的30只股票作为该指数的成份股。   

  

  恒生科技指数代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转型升级方向,因为它包含了很多优秀的主题板块和行业赛道的科技龙头。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在这里,我也可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几点:   

  

  首先,恒生科技指数新经济代表性更加纯粹,市场普遍将其视为港股的纳斯达克100指数。   

  

  具体来看,该指数指互联网科技、消费等优质赛道龙头企业,信息科技、可选消费、医疗三大行业占比99.7%。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美团、汽车快消、JD.COM、小米、网易、百度等。)都包含在里面了。是当之无愧的优质技术指数,长期投资价值突出。   

  

     

  

  其次,恒生科技指数不仅全面覆盖了国内互联网领域生态巨头,也囊获了众多科技领域颇具成长性的最优秀企业。   

  

  如SMIC、华虹半导体、ASM太平洋;在半导体领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安全的互联网医生;领先的消费电子公司,如虞舜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和瑞声科技;云计算行业成长性突出的金蝶国际、魏梦集团、明源云;众安在线,保险领域的龙头;万国数据,中国领先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智能家电龙头海尔智家;在线旅游行业的龙头企业旅行也是如此。   

  

  第三,恒生科技指数中的生态型、平台型企业占比较高。   

  

  在恒生科技指数中,超过一半的企业是平台型商业模式,占总市值的70%以上。典型的平台型经济企业有美团、小米、腾讯、JD.COM、阿里。成功的平台型企业往往具有规模效应、自我强化和不可替代的特点,为企业的长期成长创造了坚实的护城河。   

  

  第四,恒生科技指数的编制规则中规定了流通市值加权和单个成份股比重上限为8%。   

  

  这样的编制规则可以分散阿里、腾讯等大盘公司在指数中的权重,与各细分行业中有潜力的新经济企业进行平衡,从而避免巨头公司对指数表现的过度影响,使指数作为衡量港股新经济的基准更具代表性,同时风险也更加分散。   

  

  事实上,作为一个顺应科技行业发展趋势、港股市场结构和投资需求变化的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在交易量和市值方面已经超过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甚至逼近恒生指数,成为HKEx的新一代旗舰指数。   

  

  至此,先说明一下文章开头的题目,好像和恒生科技无关。   

  

  让我总结一下:恒生科技指数不仅和中概互联指数关系密切,更是中概互联指数的一个天然良好替代。.   

  

  有两个原因:   

  

  其一,粗略来讲,恒生科技指数和中概互联指数在成分股特别是重仓股上的重合度较高。   

  

     

  

  上图是中国互联网的两个代表性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中国互联网50指数的前十位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比例上的差异,三者在重仓股上的重合度非常高。   

  

  如果再叠加未来中国上市互联股(香港股市)的逐步回归,恒生科技指数和中国上市互联股的重合度和相似度只会更高。   

  

  其二,稍微精确一点来讲,恒生科技指数和中概互联指数在走势上极为一   

致。

  

  

上图是恒生科技指数以及中概互联的两大代表指数的归一化走势图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指数的走势不能说完全贴合吧,那也几乎就是亦步亦趋、同涨同跌了。

  

证明完毕,但还不能收工。

  

这是因为恒生科技指数在可以替代中概互联指数的基础上,还有两个中概互联指数所没有的优点:

  

一是同样受限于QDII额度,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产品出现限购的阈值会更高。

  

虽然按照港股通目前的规定,二次上市公司暂时不列入港股通范围(只能通过QDII通道来买入),但是因为恒生科技指数只投资港股市场,所以大部分的成分股都是可以通过港股通机制来投资的。

  

比如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最新的2021年年报数据为例,其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港股的部分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高达62.35%。

  

这就使得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产品不会动不动就出现限购的情况,不信你们可以看看恒生科技指数ETF场外的联接基金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目前就没有限购。

  

我认为这一点对在长期定投的小伙伴是极为重要的。

  

二是恒生科技指数因为只投资港股市场,所以还不会出现中概互联产品的“时差”问题。

  

就这点我估计概帮弟子们一定都感同身受:因为时区的原因,中概互联的几只产品当天显示的净值都是前一交易日的净值,除了能偶尔迷惑一些不明就里的初级小伙伴之外,也经常在大家想要“逢低买入”或者“逢高卖出”的时候制造一定的困难。

  

恒生科技指数因为投资的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基本没有“时差”问题(港股市场的交易结束时间比A股晚半个钟头),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上述提到的中概互联指数的那些问题,当天的净值就是当天的,我们自然也可以根据成分股当天的涨跌情况来做一些实时的买卖决定。

  

接下去本来应该讲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在估值层面已经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不过既然上面已经讲了恒生科技指数和中概互联指数的密切关系,所以在大家早已经被市场上关于中概互联的各种投资价值分析(自然包括估值分析)“狂轰乱炸”过之后,我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放两个图供大家参考:

  

  

  

总结来说一句话,不管是PE还是PB,恒生科技指数目前都已经初步具备战略投资的价值:虽然不敢说已经到了最底部,但至少也到了底部区域。

  

讲到这里,自然绕不开“恒生科技指数怎么投”的问题,这也是今天的最后一个话题。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对比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恒生科技指数的波动性明显强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这是因为,恒生科技指数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主题指数,或者更确切一点来说是一个大盘(科技)成长指数。

  

对于这类一般波动较大的指数而言,最佳的投资方式无疑是定投

  

  

上图是基于恒生科技指数全部历史数据的一个“事后诸葛亮”趋势线月定投回测示意图。

  

从回测数据来看:

  

第一轮定投始于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11月13日(阶段最高点),总共定投29期,定投的最高绝对收益率为68.77%,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为25.78%。

  

第二轮定投始于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2月17日(阶段最高点),总共定投32期,定投的最高绝对收益率为129.96%,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为37.25%。

  

目前则处于第三轮定投中,这轮定投始于2021年8月1日,至今(截至2022年4月8日,下同)定投了9期,至今的绝对收益率为-23.36%(够惨)。

  

请注意,既然是“事后诸葛亮”的回测,那这前两轮的高收益自然没人可以做到(反正我是做不到的),但是“做不做得到”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能不能实现”就是指数本身的实力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恒生科技指数确实是一个较为优质的指数(至少其历史数据所能实现的收益率已经能满足我个人对定投指数的投资收益目标)。

  

最后的最后,友情提供一个投资恒生科技指数的标的产品,也是我个人投资恒生科技指数的标配――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类:013402;C类:013403)

  

话说作为境内首家权益类ETF产品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这些年来在权益ETF领域发力颇多,其产品线也较为齐全,覆盖A股市场(包含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策略指数等)、港股市场、海外市场,甚至还有商品市场。这其中有不少极具特色的产品,以后有机会倒是可以给大家介绍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