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蚁科技官网,小蚁科技官网首页

  

  略显平淡的618过后,各大小厂商依然难逃发战报的“劫”,只是宣传的内容从真实数字变成了不直接显示变化的东西。不过在手机厂商、智能家居厂商、家电厂商的材料中,都能找到智能门锁相关信息,这一品类成了行业新宠儿.   

  

  门锁大家都不陌生。这个装置保证了成千上万个家庭最基本的安全感。如今也迎来了自己在智能时代的转身。在智能门锁这个品类下,我们可以看到经典产品在新时代的延续,也可以看到新玩家进入市场后是如何重新定义普通门锁的。智能门锁将关系到未来的家庭安全和家庭生活质量。   

  

  小米,再聚智能门锁市场。   

  

  目前在智能门锁产品上有所建树的厂商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以手机厂商为主的跨界者、顺应智能家居潮流成长起来的新锐厂商、在全屋智能化领域有所布局的老牌家电厂商。传统门锁厂商很少有延续到智能门锁时代的衣钵,更多的是通过代工和提供锁芯的方式存在于此。   

  

  手机厂商要想跨界,必须能避开小米。小米的智能门锁也是目前电商渠道出货量最大的品牌之一。小米在手机和其他智能家居产品中形成的品牌势能,较好地转移到了相对年轻的智能门锁上,和产品也延续了小米一贯的简约设计风格,以及相比竞品更全面的米家智能体验。   

  

     

  

  (来源:小米)   

  

  门锁的势能也辐射到小米企业,比如绿米、鹿客,一直为前者代工。消费者通过小米认可这两个品牌,然后由于产品定位和售价与小米不同而获得口碑和实际销售业绩。因为是小米生态链企业,连接米家生态,不为小米代工生产门锁的米云也在这方面被曝光。   

  

  华为的智能门锁模式和小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进入这个市场时间较短的华为直接选择用高端产品先做影响力。曾经跑零的华为手机业务,证明品牌的高端形象已经建立,消费者能够认可与产品力相匹配的定价。自有产品外,还有接入生态的第三方品牌借力销售.   

  

  第二类厂商多成立于2010年左右,是全球智能家居需求孕育的新品牌。他们的销售、设计、生产都与深圳等地集中的供应链能力有关。由于各种标准的存在,新品牌门锁可以放心使用,也可以提供类似手机厂商的功能,但在全屋联动上还是有所欠缺。   

  

     

  

  (图片来源:三星)   

  

  希望在智能家居时代保持优势的传统家电厂商,自然也是智能门锁产品主力军不是最突出的,但相对可靠。最典型的就是三星,很早就借助国内家电渠道网络销售门锁。先发优势和对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洞察也使其占据了更多中高端门锁的小众市场。   

  

  3D人脸识别仍然是高端产品的专属。   

  

  智能门锁发展十余年至今,供应链体系相对成熟、研发过程较为透明,再加上进入这个市场的几十个品牌,在产品形态上已经演变出了类似手机:在不同价位段的区分下,功能点有不同的分布,不会有特别大差异的产品,但价格最高的一定是设计和功能上最高档的产品。   

  

  此前,密码开锁的电子锁是智能门锁的入门级产品。然而,随着指纹识别研发和使用成本的降低,仅提供密码开锁功能的门锁已经淡出主流消费市场。现在消费者能买到的智能锁至少支持指纹或其他生物识别手段,具备智能化、网络化带来的一系列能力。   

  

  在指纹是智能门锁最主流也最没有争议性的生物识别手段,借助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支持指纹解锁的智能门锁的价格可以降至400元以内。同时由于技术水平高度相似,纯指纹识别的安全性不会拉出太大的差距,不同价位的差异更多体现在多模态的安全策略上。   

  

     

  

  (图片来源:卢克)   

  

  也许是为了强制区分,或者是为了给不方便使用指纹识别的人提供方便,一些厂商也推出了通过手指静脉进行生物识别的产品。但是,识别成功率低于指纹识别的技术缺陷无法通过指纹图像特征识别来解决,所以短期内会被整体便利性好得多的指纹识别盖过。   

  

  基于围绕手指的生物识别,智能门锁外观形态上也分化成了执手式和推拉式.手持,即传统门把手向下旋转带动插销。   

开门,主流做法是将指纹识别集成于转轴处,在开门时同步完成指纹解锁。推拉式又细分为两种,一类正面设置指纹,一类则采用一体化垂直握把将识别模块藏在凹槽中。

  


  

在用户泛用性和安全性上都做到的了最优的生物识别手段,是基于结构光的3D人脸识别,这也是受益于手机研发红利而得以普及开的技术。目前3D人脸识别仍是最高端产品才会有的一项功能,因此消费者想要享受到体验进步,就必须以两倍与指纹锁甚至更高的价格购买。

  


  

  

(图片来源:小米)

  


  

抛开生物识别技术上的异同,网络模块、控制芯片和相关IoT平台的成熟化,也使得联网和智能化逐渐成为不同价位段智能门锁都会有的“标配”内容。大致体现为可以自定义NFC门卡、可在线设定一次性密码、开锁有通知推送和线上记录等,将门锁变为家庭安防第一关。

  


  

在中高端产品中,如今可以很广泛地见到集成门铃、门前人体监测和可视通话功能,相当于门锁将原本属于智能门铃、人体检测装置等设备的职能揽下,试图用一个设备解锁所有门外安防需求。功能增加也给续航带来压力,不断增加内置电池容量后,主流续航时间为数个月到一年。

  


  

  

(图片来源:德施曼)

  


  

在2022年还能看到这样一个趋势,不具备独立联网能力产品的生存空间正被压缩:智能门锁正在从开门或按门铃后的被动联网,转向更高频次更长时间的半主动式联网。所以原本需要网关或其他设备联网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要门锁自身能直接连接Wi-Fi网络。

  


  

智能变革之前,不能脱离门锁本质

  

厂商推出了怎样的产品是一回事,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产品究竟有没有被消费者所认可。

  


  

很显然,就和古往今来所有的安全保障手段一样,智能门锁安全性被所有消费者一致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智能门锁首先要保证这是一把安全性足够高的门锁,不会被人随意撬开、不会被“小黑盒”等技术手段干扰,然后才可以是能走入千家万户,用智能体验改善生活的产品。

  


  

就当下而言,C级锁体的普及使得智能门锁普遍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行业也解决了“小黑盒”等威胁,暂无大面积存在的技术安全隐患,智能门锁可以被用户信任。用户还希望智能门锁在断电后也能作为普通门锁正常使用,而不是直接“变砖”――危急时有可能威胁生命安全。

  


  

  

(图片来源:TCL)

  


  

看似与门锁本身关联不大的安装服务,其实会相当影响整体使用体验。受制于家庭大门并不存在绝对的一致参数,尽可能兼容不同门体的智能门锁同样不便用户个人安装,用户倾向于多花上百元甚至更多,从厂商处购买到经过训练的、更有标准保障的安装服务。

  


  

安装服务将极大影响长期口碑:部分厂商采取轻资产模式,通过O2O平台派单安装工上门,仅做简单培训和流程约束,难以保证安装质量与预期相符。有些厂商则会要求露出品牌相关标识并定期培训,甚至是直接雇佣安装工人,相对重资产但会提升多年后用户复购概率。

  


  

由于智能门锁体积相较普通门锁更大,出现了门锁更靠近门框边缘,用户关门时容易夹到手的反馈。业界主流做法是针对该位置作出修改,例如收缩边缘尺寸或是将一侧开关形态做成不容易夹到的执手式。这是门体和门锁无法达成一致的结果,也是需长期改进的用户痛点

  


  

无论厂商为门锁添加了多少解锁方式、智能功能,能否在保证安全性前提下做到便捷开关门,依然是用户最主要的关注点。相当一部分用户是从传统门锁转换到智能门锁,假如“升级”后开关门反而变得繁琐难用,智能门锁的意义将受到用户质疑,进而影响整个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