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nix操作系统,关于unix操作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文/观察者网周编辑/徐乾昂]   

  

  如果所有关于欧拉的规划目标都能实现,困扰中国的“缺芯少魂”问题就能解决一半,我们的国家就有了“魂”。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24日对Observer.com等媒体表示。   

  

  9月25日上午9点,华为发布了全新操作系统openEuler。   

  

  发布前夕,徐志军在华为全连接大会HC中国媒体沟通会上接受采访。他表示,欧拉操作系统的定位是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主要应用场景是面向服务的服务器、边缘计算、云和嵌入式系统;鸿蒙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   

  

  未来,底层技术将在鸿蒙系统和欧拉之间共享,这样安装了这两个操作系统的设备就可以连接起来,打开这两个操作系统。   

  

  “欧拉早就有了”   

  

  “欧拉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其实欧拉早就存在了。只是因为任主席在他最近的演讲中提到了欧拉,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告诉观察者网。   

  

  华为自主研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 Euler,基于Linux稳定系统内核,支持鲲鹏处理器和容器虚拟化技术,是面向企业的通用服务器架构平台。   

  

  起初,华为在2019年开始构建鲲鹏生态时,将欧拉定位为服务鲲鹏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2019年7月23日,首届“鲲鹏计算产业峰会”在北京举行。华为发布了基于鲲鹏芯片的“鲲鹏凌云合作伙伴计划”。当时明确表示,为了支持鲲鹏的发展,华为开源开发了近10年的欧拉操作系统。   

  

  2019年12月31日,欧拉操作系统正式开源。徐志军指出,事实上,当时的开源版本已经是华为在全球广泛使用的商业版本。   

  

  从那以后,openEuler作为一个开源社区迅速发展。2020年,openEuler开源社区有超过3000名开发者和超过40个系统兴趣小组(SIG)。现在有6000多名开发者,89个SIG,软件仓库数量达到8000多个。OpenEuler已在全球54个国家、1000个城市下载使用,并取得了25w的下载量,成为全球开发者最关注的开源项目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拉逐渐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日前,任在华为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表示:在美国的制裁下,华为无法用最好的零部件生产出最好的产品,但华为努力用最合理的零部件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为了反对美国的制裁,华为鸿蒙系统和欧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华为欧拉不仅面向服务器,还面向通信和实时操作系统,保护国家数据和信息安全。   

  

  任郑飞说,欧拉正在大踏步前进。欧拉的定位是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基础,承担支撑建设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   

  

  这意味着华为在欧拉的定位上做了调整。徐志军表示,最初的计划是让欧拉更多地服务于鲲鹏生态,现在已经定位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希望它不仅支持鲲鹏,还支持X86、边缘计算、云基础设施和嵌入式设备。   

  

  解决“缺芯少魂”紧迫问题   

  

  欧拉和鸿蒙系统诞生了。长期以来,我国网络信息产业一直面临着“缺芯少魂”的困境,“缺魂”是和“缺芯”一样迫切的问题。现在大家都清楚了,“缺芯”问题严重。任何现代的数字设备都必须有芯片,但没有一套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编程语言等基础软件。芯片也不行。在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中,基础软件的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   

  

  目前中国已经感受到了芯片领域的压力。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似乎还没有遇到这么严重的问题,但一些迹象已经敲响了警钟。CentOS的中立开发策略受到了挑战,CentOS 8将于今年年底停止维护,目前的开放版本不再支持正常的商业发布,对国内用户造成了很大影响,急需寻找替代方案。   

  

  其实业界很早就意识到了问题,提出了“铸魂工程”。   

  

  1986年,中科院的孙玉方老师作为先行者,引进、分析、整理了大量关于UNIX操作系统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变成了国产操作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基础。2000年左右,Linux引入中国,为中国厂商研发国产操作系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8年,我国正式启动涵盖核心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的“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这期间对Linux和Android进行了深度剖析,为国内服务器厂商、手机厂商和其他智能终端厂商提供了操作系统人才和技术储备。   

  

  2018年,一些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的厂商,前后都有一些商业上的突破。在服务器领域,麒麟操作系统已经占据了国内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华为的欧拉操作系统也已经在电信、金融、能源等关键领域部署应用。在PC和笔记本领域,同心的UOS和中科   

德的桌面操作系统的适配能力都很突出。

  

然而,虽然国内厂商研发的操作系统越来越成熟,但面对微软和谷歌的强大先发优势,如果没有特殊的行业发展契机,很难实现“超车”。

  

窗口期正在出现,业内人士日前对观察者网分析,首先,从技术层面上,PC端X86架构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服务器端,各种异构计算、AI计算场景开始崛起,不同的计算架构,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虽然可以用不同操作系统满足不同底层硬件架构的需求,但这会导致整个数字基础设施架构出现许多“烟囱”,导致顶层应用开发商的灾难。市场亟需一个能够满足多样化硬件需求的统一操作系统,欧拉操作系统未来的版本就有可能做到这个层面得统一,这是欧拉的契机所在。

  

其次,从商业角度来说,在数据库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领域,有一些商业模式逐渐出现变动,对产业上下游格局带来很多影响,这也成为欧拉操作系统的商业机会。

  

第三,从地缘政治影响来说,当下反而是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良机。以中国市场的体量为依托,有足够的空间发展一个自主的基础软件和操作系统产业。而且这样的基础软件和操作系统一旦成熟,形成一些自己的独特优势,很可能就能够通过自身的后发优势走向海外。

  

鸿蒙和欧拉如何打通?

  

谈及欧拉操作系统跟鸿蒙操作系统的关系,徐直军首先解释了鸿蒙和欧拉在定位上的互补性。

  

“关于鸿蒙操作系统,我们原本期望打造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但是面向单一的智能终端的时候,它本质上还是要取代安卓操作系统”,徐直军说,“在具备安卓操作系统能力的基础上,它增加了分布式的能力,使得各种终端相互之间能够互为配件,比如电脑和手机之间可以互联。”

  

徐直军指出,“鸿蒙有这么几种用途,首先,大家可以基于开源的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各种物联网终端,这些物联网终端能够融入鸿蒙生态,让所有使用这个操作系统的手机和终端能够连接起来,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好;其次,我们已经开始有原生于鸿蒙系统的应用不断出现;还有一类公司,参与到鸿蒙的开源里做贡献,让开源的鸿蒙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够满足各种智能终端的需求。”

  

“这样的话,华为未来会打造两个操作系统”,徐直军说,“一个是开源的鸿蒙操作系统,一个是开源的欧拉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就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欧拉操作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是面向服务器、边缘计算、云、嵌入式系统。”

  

徐直军表示,“未来,在鸿蒙和欧拉之间,我们会把底层技术共享,把鸿蒙的最优势部分,也就是分布式软总线,嵌入到欧拉操作系统,使安装这两个操作系统的设备可以连接起来,这样就打通了两个操作系统。”

  

“我们现在通过鸿蒙和欧拉,就是要打造覆盖所有场景的操作系统,全部开源,让产业界参与进来,把它做得更好,适合于更多的产品”,徐直军指出,“在我们重新定位欧拉操作系统的角色之后,如果能够得到产业界积极支持,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把现在的规划目标全部实现,中国的“铸魂工程”就能够实现目标,我们国家就有“魂”了。它能够确确实实解决了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少魂”的问题,解决了信息安全最关键的几个问题,也解决了各行各业需要操作系统的问题。”

  

但是在欧拉发行版上开发应用的公司,和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做应用开发的公司没什么区别,徐直军指出,跟前期的“鸿蒙概念股”一样,欧拉可能又被人炒作。

  

“站在数字基础设施的角度看,欧拉确实解决了少魂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们各行各业需要操作系统问题。但开发企业不会只因在欧拉上的开发就得到额外收入”,徐直军坦言,“只有基于欧拉做发行版的公司才能创造收入,其它那些炒作的公司,能不能基于欧拉创造收入,创造价值,大家要把眼睛擦亮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