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发行量如何,以太坊发行量是固定的吗

  

  以太坊2.0质押金额已突破1260万枚,创历史新高:据5月16日报道,分析平台南森数据显示,以太坊2.0质押金额已突破1260万枚,占总发行量的10.4%,创历史新高。丽都平台以太坊质押410多万件,占以太坊2.0总质押量的32.5%,也创历史新高。   

  

  3月26日,以太坊核心开发者Tim Beiko总结了最新核心开发者大会的内容,包括合并测试网窑进展、难度炸弹、上海升级、以太坊执行层进展等等。   

  

     

  

  4月13日,以太坊合并负责人蒂姆贝科(Tim Beiko)在社交媒体上回应:合并不会在6月完成,但预计会在年内完成。这不仅意味着以太坊从PoW到PoS的真正转型,也意味着所谓的“以太坊2.0”正在加速揭幕。   

  

  什么是合并?就在今年1月,以太坊基金会宣布,为了迎接合并,以太坊1.0”(et h1)和以太坊2.0(eth 2)的表述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执行层”和“共识层”。无疑,这是为以太坊2.0的到来做文字上的准备。   

  

  并且在2021年12月初,Vitalik Buterin发表了一篇题为“Endgame”(最后阶段)的文章,提出了未来整个区块链最终将被整合的观点,并列举了让区块验证以去中心化和反审查的方式发生的工具。   

  

  简而言之,目前以太坊的信标链是和主网分开运行的。虽然信标链与PoS共识机制并行运行,但以太坊的主网络继续受到PoW共识机制的保护。   

  

  而合并是两个系统的最终整合——准备就绪后,以太坊的主网络将与信标链合并,主网络将在PoS系统中引入运行智能合约、完整历史和当前状态的能力。   

  

  即合并后,现有的以太坊主网络客户端(“执行客户端”)将继续托管以太坊虚拟机(EVM)并验证和广播交换,但将停止参与工作量证明(PoW)的挖掘,并放弃在区块链头(顶块)上达成共识的责任。   

  

  相反,这种共识将成为“共识客户端”的责任,它负责将来自“执行客户端”的交换与共识所需的信息一起打包到“信标块”中,这些信标块构成了信标链。“矿工”将被“验证者”取代,他们需要在一些以太坊智能合约(即质押)中存放ETH:   

  

  验证者承诺的ETH将作为抵押品,以激励他们正确完成验证。未能执行验证工作(例如,因为他离线)或实施恶意行为的验证者将导致其承诺的ETH的一部分被销毁。另一方面,如果验证者行为得当,他将获得奖励。   

  

  这标志着以太坊PoW共识机制的终结,也意味着一旦合并发生,出质人将对以太坊主网进行验证。整个以太坊网络不再需要GPU挖矿,以前的矿工可能会投资新的PoS系统。   

  

  合并可能带来什么影响?根据ConsenSys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三位致力于合并技术的研究人员认为,以太坊主网和PoS信标链的合并至少降低了99.95%的网络能耗。   

  

  区块链由三部分组成:共识层、执行层和数据可用性层。合并是共识层的升级,但是气费是给执行层的。   

  

  这意味着合并会将PoW共识改为POS,PoW链不会产生新的以太坊,新增加的以太坊只会从PoS产生,会减少能源使用,但不会影响燃气成本。   

  

  根据目前的数据估算,合并升级为PoS机制后,PoS每年新增以太坊约60万个。但根据2021年以太坊升级到伦敦后的连锁破坏数据,估计EIP-1559一年内破坏的以太坊数量约为470万个。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以太坊的净毁灭将大于净产出,为-410万件。结合目前以太坊1.2亿枚左右的数量,以太坊不仅不会每年增发产品,还会处于通缩状态:   

  

  (0.6米位置-4.7米烧伤)/118米=-3.5%   

  

  这无疑会从供给端对价格产生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Eth2的推广和伦敦升级的即将实施,ETH2在毁灭的预期和PoS的需求面前无疑会变得更加稀缺,而PoS是需求层面对货币价格最有力的提振。   

  

  与此同时,虽然目前质押的APR约为4.5%,随着ETH质押总数的增加,收益将继续下降,但不久前,Web3创业加速器Alliance的核心贡献者Jacob Franek发推文称,比特币基地预计合并后ETH质押的年化收益率(APR)将升至9-12%。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质押至少32个ETH获取奖励的行为,可以简单比喻为新形势下的“以太坊显卡挖矿”――每32个ETH可以比喻为一台矿机,质押产生的奖励就是挖矿输出。   

  

  以太坊质押跑道列表不过,在参与以太坊质押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太坊质押中一些独特的机制设计,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目前市场上我们可以选择的具体参与方式。   

  

  至少3个   

2个ETH。参与质押时向存款合约中存入至少 32 个ETH(或 32 的倍数),这对绝大部分用户无疑都是较高的资金门槛;

  

Slash惩罚。Slash 惩罚是指质押节点不遵守协议(基本上围绕着技术运维层面)而受到惩罚,即从节点中质押的至少 32 枚 ETH 中扣款,如果节点由于 Slash 惩罚累积导致质押 ETH Token降至 16 枚以下,该节点就会自动从网络中退出;

  

以上可见,ETH 数额小无法参与、验证节点的技术门槛问题、质押Token的流动性问题,是参与质押需要直接关注的问题,而目前市面上针对性的 ETH staking 服务基本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四种模式”。

  

托管式托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将节点搭建与维护的技术门槛封装起来,普通用户完全不必理会硬软件设置、Slash 惩罚等等。

  

完全托管
完全托管的用户无需为验证节点运维工作担心,托管机构将处理好一切节点事务,用户只需将参与质押的 ETH 转移至托管机构,托管机构将 100% 为用户管理、运维验证器节点,并在质押收益上抽取分润。用户也可以小额(低于 32 ETH)质押,因为托管机构可以帮助小额质押者凑成 32 ETH 参与质押。但同样地,在质押期间用户不再拥有资产的控制权,且一旦其遭遇攻击则用户资产将面临较大风险,同时对于托管机构的验证器在线率是否稳定、收益水平是否合理、是否有被惩罚等细节用户无法知情。甚至于被托管资产是否被用于质押也不得而知,最怕“我们看中了收益,但人家惦记上了本金”,因此对于「完全托管式」方案,托管机构的信用、品牌非常重要。质押池托管
而质押池方案在完全托管的基础上,不仅支持小额(低于 32 ETH)质押,还可以解决质押金长时间锁仓带来的流动性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就是 Binance、OKX 等各大CEX的以太坊 Staking 相关服务,基本模式都是把 ETH 在交易平台相应的界面操作锁仓,最低数量要求只有 0.1 个等较低水平,等同于我们在交易平台锁仓,交易平台集合平台用户的Token去官方渠道锁仓。最大的优势就是一键傻瓜式质押、无需至少 32 枚ETH,同时也会以中心化担保的形式赋予流动性。除此之外,不只 CEX 们,诸如 Lido Finance、Rocket Pool这样专门的以太坊质押协议,也是可以让用户无需锁定 ETH 的同时获得 Staking 收益,解决思路大同小异――1:1 发放 stETH 以弥补流动性(以 Lido 为例):Lido 将 ETH 存入以太坊智能合约,并接收 stETH 作为收据,stETH Token的余额会随着时间而调整,以反映合约所产生的质押奖励的分配。目前,从用户存款余额来看,ETH 流动性质押服务提供商排前两名的也正是 Lido Finance 和 Rocket Pool,其中 Lido 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截至 5 月 16日以超1260万枚的以太坊数量傲视群雄。非托管式非托管就是去中心化的,和托管的区别就是 DEX 之于 CEX 的区别,也即 ETH 资产的控制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建节点
用户自行运行客户端并自行运行维护节点是最直接的非托管形式,但需要过硬的技术实力与节点运维经验。因此优势在于用户对自建节点有完全的掌控,且没有集中托管的中心化风险,但劣势也即对资金和专业性要求较高,普通用户难以参与。半托管
信标链上的钱包创建后会产生两组密钥,分别是取款密钥(withdrawal key) 和验证者密钥(validator key):取款密钥,让我们能够在 (信标链) 取款功能启动时 (可能还要等 1 年时间) 提取你的 ETH 和奖励;验证者密钥,验证者软件在验证信标链时实际需要使用的签名密钥。其中取款密钥和验证者密钥不必由同一实体控制,这就为ETH staking 的服务形式提供了较大灵活性,也是imToken等为代表的半托管方案的核心思路:相较于自建节点方案,「半托管」方案允许验证者密钥和取款密钥的分别保管,从而通过引入第三方节点服务商帮助用户解决运维节点的难题,也即资产控制权和所有权仍由用户自行掌握。这种其实类似于 EOS、DOT、ATOM、IRIS之类的委托给专业节点,但资产控制权仍在自己手中的设计,短板在于同样需要至少 32 枚 ETH,资金门槛较高,但优势也很明显:资产控制权和所有权由用户所有,服务商无法控制用户本金和收益。质押资金与 Eth2 链上验证节点完全对应,节点状态透明可见,在线率与收益水平可实时跟踪。小结总体来看的话,白话区块链把这「两大类四种模式」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总结如下:

  

  

如果用一段话概括,那就是:

  

对于绝大部分长尾需求下的普通用户而言,基于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资金门槛限制,肯定是首选托管式,且处于流动性考量,其中质押池>完全托管。
而在长尾需求之外,本身资金体量足够的用户,本身不具备技术实力和节点运维经验,那半托管>自建节点;即便具备技术实力和节点运维经验,从成本角度考量,也是半托管>自建节点(当然,有情怀的、不计成本、不怕麻烦朋友另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