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123,apple-kids

  

  在计数方面,孩子有一个天生的超能力——苏比太,即不需要数数,只需瞥一眼就能够瞬间地、自信地、精准地知道一共有几个物体的超能力。.   

  

  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只是不同而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   

  

  「苏必泰」的能力如何?   

  

  这种能力从何而来?   

  

  如何训练“苏必泰”能力?   

  

  通过这篇文章,你将了解到如何给孩子进行数数启蒙,如何确认孩子是否理解。   

  

  |   

  

  本文转自“一肉一团”微信官方账号,ID:邱毅一阳,已获授权。作者是一龙,清华助理教授,数学最懂心理学的教育家,二娃的护士。   

  

  对于我们成年人,双重标准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我们常常自己用一种方法做一件事情,却强迫孩子去用另一种方法来做.说到教孩子数数就是这样。   

  

  比如我遇到一个母亲。她拿了三个樱桃给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问:“宝贝,有几个樱桃?”   

  

  孩子看了一眼,说:“三个”。   

  

  自以为敷衍的母亲皱皱眉头说:“不行,你得数一数你的宝宝才知道。”   

  

  孩子举手数了数:“一,二,三,三。”   

  

  妈妈很高兴,说:“对,是三个!你的宝宝很棒。”   

  

  我想孩子一定在想:我的妈妈是不是有点傻?.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让我们反思一下成年人自己:你看到三个樱桃,会不会去一个一个地数?   

  

  不会的。多半你撇一眼,就能够瞬间地、自信地、精准地知道这是三个樱桃。   

  

  这种像超能力一样的认数方法,叫做Subitizing有时被翻译成“数字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中文翻译,我们坚持“越可爱越好”的原则,称之为"苏比太"。   

  

  再举个例子。一个骰子,每一面都画有一个点阵。假设你掷骰子,掷出的数字是多少?你不会一个一个的去点,只要扫一眼这个点阵的图案就知道是什么了。   

  

  对于经常玩桌游的人来说,即使同时看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骰子,也能立刻反应出数字的和,而不用机械地相加,更不用说一个一个地数了。   

  

  经典电影《雨人》中,主人公“雨人”的数字识别能力更是将苏发挥到了极致。   

  

  (餐厅服务员将新盒牙签撒了一地)   

  

  雨人:82,82,82。   

  

  汤姆:什么82?   

  

  雨人:牙签。   

  

  唐哥:(无语)地上散落着82根以上的牙签。   

  

  雨人:一共246个。   

  

  汤哥(问服务员):一盒有几个?   

  

  服务员:250英镑。   

  

  汤姆:嘿,你差点骗了我。   

  

  服务员(看着牙签盒):哦,盒子里还有四个。   

  

  汤哥:   

  

   《雨人》片段   

  

  苏比太就是这种不需要数数,只需瞥一眼就能够瞬间地、自信地、精准地知道一共有几个物体的超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视觉,还包括触觉(摸一下就能知道有多少)和听觉(听一下就能知道有多少声音)等等。   

  

  它的拉丁语词根是“突然发生”的意思。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大洋彼岸的考夫曼、洛德、里斯三位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这个概念。   

  

  苏比太说是一种超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有大人,有小孩,还有六个月大的婴儿。即使是那些有认知障碍,永远学不会数数的“病人”,也有Subita的能力。区别在于每个人苏比太的能力不太一样,而这个能力可以通过数学学习、生活经验或者后天训练得到提升。.   

  

  孩子的苏比太能力对于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比如孩子想学加法的时候。   

,苏比太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实现快速且深刻的理解。如果一个孩子已经能够苏比太4和5了,学会并且理解4+5=9简直和呼吸一样简单。

  

而如果一个孩子需要掰着手指头才能够数清楚4和5,那么想要真正理解4+5=9,恐怕要难如登天。无论家长如何挖空心思地想要引导孩子:啊呀呀,我给你四个苹果,再给你五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对于不习惯去苏比太的孩子来说,这真是对牛弹琴。

  

再比方说,中国的孩子大多数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考。

  

考试的时候,学霸往往瞥一眼题目,就能够瞬间地、自信地、精准地知道如何作答。这就仿佛是高级版本的苏比太

  

学渣却需要思考:咦,老师怎么教的来着?好像要先做这个?然后做这个?这就仿佛数数一样,是缓慢的、自我怀疑的、容易出错的一种过程。考试之后,两种做题方式得到的分数自然高下立判。

  

那么,苏比太这种超能力到底从何而来?

  

一般认为,苏比太的起源一共有三种。

  

1 天生苏比太

  

有一个超级有趣的关于六月龄宝宝的实验,由Starkey, Spelke 和 Gelman 在1990年完成:

  

他们在六个月大的宝宝面前放了三张大图,上面分别画着两个点,一个点和三个点。

  

接下来,他们播放了咚咚咚三下鼓声。你猜怎么着?听到这个鼓声,宝宝就会扭头去看有三个点的图。

  

六个月大的宝宝不会数数,他只能苏比太!他不会数数,不会说话,连三是个啥也不知道,但是他实际上已经有了三背后所蕴含的概念,并且能够苏比太了。

  

你还以为我只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小baby吗?

  

这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教育孩子时,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教会他们新的概念,只是告诉他们如何表达清楚他们过去已经知道的事实

  

当家长挖空心思,想把一个概念用成人的理解方式讲给孩子听,孩子很可能早已明白这个概念,只是不能把概念与成人所赋予的名字对号入座罢了

  

所以这种时候,最好的教育原则是多举例,少提问。比如说想要跟孩子介绍“三”,我们尽量先不把问题抛给孩子,只解释现象,比如可以自言自语:“我给你吃几个饼干呢?给你三个饼干吧”、“我看看这里还剩几个饼干?噢,还有三个呀!”

  

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可以理解的,他们知道我们在描述某种眼前的现实。一开始他们可能会学着瞎说,但是时间久了例子见得多了,孩子就会明白原来“三”指的是他一直都明白的那个概念。

  

一旦孩子将我们赋予的名字与他已知的概念建立了联系,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世界豁然开朗,很多与此相关的概念就能融会贯通了

  

不会自言自语的数学家不是好爸爸

  

如果我们过于着急,试图用其他的方法来“加速”孩子建立联系的过程,很有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困惑更久。

  

反例1

  

如果孩子并不感兴趣,也没准备好要去了解数字的概念,我们却着急地不断抛出问题:“你看,这是几个?你怎么不说呀?是三个呀!上次你不是都说对了吗?”

  

孩子一下子压力山大,面对单个例子时,很难明白你到底在问什么。物体的名称?颜色?大小?谁知道呢?

  

他只能机械地重复你所要求的回答,试图在下一次被提问时背出答案,而不是去理解概念与名字之间的关系。

  

反例2

  

有的家长在孩子还没有建立基本概念的时候,就急于用更高级的方法来解释:“你看,这比两个饼干多一个。”

  

这等于是用困难的加法来解释简单的数量问题,孩子更晕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反例3

  

还有很多家长试图用数数来教给孩子数量的概念:“你看,这里有一、二、三,一共三个饼干。”这对孩子来说真是太难了。

  

因为苏比太是天生的,但是数数则是一个很困难的后天习得的过程。如果孩子还完全没能将名字(“三”的发音)与概念(三这个数量)对上号,这时候引入数数的教学,就是在用复杂难懂的方法来讲解一个原本很容易就理解的概念。

  

只有当孩子已经把两者建立良好的联系,甚至自己愿意主动进行数字的表达:“妈妈,我想吃三块饼干!”

  

这时候再逐渐带孩子学习数数,才能事半功倍。

  

2 熟练苏比太

  

第二种获得苏比太的方法,是熟练苏比太。

  

Ginsberg在他1977年的著作Children’s Arithmetic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段采访。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孩,她看到一个三乘三的点阵时能够立即苏比太出9。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可以想象,将来等三年级学习乘法时,三三得九对这个小女孩来说将是十分轻松的事情。

  

事实上,何止于此!她的点阵苏比太能力,还能用来解释乘法最神奇的性质:乘法交换律。

  

想象一下,根据我们小学通常的解释,乘法交换律真是太让人费解了。“三个苹果一堆,一共五堆”和“五个苹果一堆,一共三堆”,这里苹果的数量凭什么就相等呢?

  

| |

  

不好意思,作为数学家的我也一眼看不出联系

  

从“乘数”和“被乘数”的角度来想,乘法交换律非常不可思议,简直是芭芭拉魔法。

  

但是如果孩子有了这种点阵苏比太的能力,乘法交换律就显而易见了。“一共三行五列”和“一共五行三列”,我们只要转一下脑袋就能看出来,显然点阵的点数是一样多的。

  

那么,Ginsberg采访的这个小女孩是如何拥有这种苏比太的呢?她自己是这样解释这个过程的:

  

“我四岁的时候上幼儿园,幼儿园超无聊哦,我只好到处数东西。就这样,我就数啊数,1,2,3,4,5,6,7,8,9这样一直数。等我五岁的时候我还数。数的多了我就知道了。像是长成这个样子的东西(伸手指了指点阵)就是9个。”

  

这个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孩是根本没有学过乘法的,恐怕也没有过乘法的概念。然而数得多了,就对图案产生了熟练。熟能生巧,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般的苏比太。

  

熟练苏比太与数数

  

所以这里我们要注意,尽管苏比太非常酷,也是孩子天生的重要技能,但并不是说数数可以不教了

  

数数和苏比太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平行技能。尽管他们的神经机制和运作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结果和运用却可以彼此促进。

  

苏比太强的孩子,学起数数来要更轻松更准确。而懂得数数的孩子,则可以通过多数数来掌握更多的熟练苏比太。只是我们要注意,我们需要先认可孩子的天生苏比太能力,帮助孩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建立起数字的名称与概念的联系,然后再引入数数的学习。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熟练苏比太的例子。比如我们上次提到的骰子。很多人对于随机样式的六个点是没办法直接苏比太出来的,但是骰子上面的六个点见得多了,化成灰也能一眼看出来:这不就是个6吗!

  

我个人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经历。我在UCLA做助教的时候,每次判完学生的期末试卷都需要加分,把每道题的分值加起来得到一个总分。这时候,往往别的助教花半个小时才能加完一摞试卷,但我只需要几分钟。这里我的秘诀就是一种熟练苏比太。

  

比如说当我看到11,14,13,12,我扫一眼就知道个位加起来等于10,马上就能知道总分是50。

  

别的助教可能还在抓耳挠腮,我几秒钟连看带写已经翻篇了。这是因为一个,两个,三个和四个可以摞成一个漂亮的三角形,而我知道这样的三角形点阵有十个点。

  

这其中除了运用熟练苏比太,也一定程度使用了概念化苏比太,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

  

3 概念化苏比太

  

当你看到这个图:

  

很可能你一眼就知道这是七个。这是因为你真正理解了5+2=7这件事。如果一个孩子看到这个图,却需要一个一个去数才知道是7个点,那么即使他能回答5+2=7,也显然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等式的含义。

  

再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如果大家看到 - ,能否立即知道答案是 呢?很可能大家需要算一下才知道。

  

现在,让我们来试图理解一下这个加法背后的概念。假设我们在分享一大张披萨,一共切成六份。从半张披萨中,A拿了两份(),那么是不是还剩下一份披萨( )呢?

  

通过对这个减法的理解,我们可以快速、自信、精准地知道答案。而如果我们采取通分再慢慢计算的策略,不仅速度要慢,而且做完题目之后心里也可能嘀咕,生怕自己哪里算错了。

  

通过真正的、深度的数学理解,可以实现较大数量的苏比太。更重要的是,这种概念苏比太,可以成倍率地放大我们的天生苏比太和熟练苏比太

  

4

  

结合三种苏比太

  

我们回忆一下之前文章中雨人的例子。雨人看到地上掉落的牙签,并不是立即发现有246根牙签的,这是超乎他的天生苏比太和熟练苏比太的。

  

然而他凭借天分,可以苏比太82。他一下子苏比太出三组82根牙签,最终意识到这里一共有246根牙签。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雨人很有可能是将天生、熟练和概念苏比太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才成为了拥有惊人能力的“数学天才”。

  

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要训练孩子的苏比太能力,就需要对应地做到以下几点:

  

1. 不要扼制孩子的先天苏比太。对于三四个以内的东西,不必要强迫让孩子去数,也不必强行解释,直接告诉孩子有几个就行;

  

2. 要让孩子对数产生兴趣,尤其是意识到数是有用的。兴趣远比能力重要。你一天只能督促孩子学习一小会儿,但是兴趣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习一整天,实现熟练苏比太;

  

3. 要重视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某些概念。比如说孩子会数数,能够数到20,但是孩子真的知道20对应的是什么概念吗?当然,这一点是需要长期奋战的,不能着急一蹴而就。

  

关于数数和苏比太之间的关联,下一回再详细介绍,请大家持续关注。

  

  

今日话题

  

Q:你有发现过孩子的“先天苏比太”能力吗?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文章来源丨来自公众号阿肉阿团,ID:yiqiuyiyang,你好呀!我们是阿肉和阿团的妈妈邱天,爸爸Yilong。我们曾一起留学藤校,现在回到清华教书做研究,还联手开了一家理想中的幼儿园。关注我们,带你读懂孩子,放下焦虑。

  

作者丨Yilong,清华助理教授,数学界最懂心理学的教育学家,本是个宅数学家,意外晋升二胎奶爸,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老婆幼儿园打杂。

  

参考资料Kaufman, E. L., Lord, M. W., Reese, T. W., & Volk- mann, J. The discrimination of visual numbe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49, 62, 498-525.

  

Ginsburg, Herbert. Children's Arithmetic. Austin, Tex.: Pro-ed, 1977.

  

Starkey, P., Spelke, E. S., & Gelman, R. (1990). Numerical abstraction by human infants. Cognition, 36(2), 97-127.

  

孩子数学理解能力|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为什么孩子怎么都教不会

  

数学学习方法| 加减法进退位:如何不吼不怒就能把娃教会?

  

美国数学学习方法| 我985硕士毕业,却被儿子一年级的数学题碾压了…

  

一年级数学| 幼儿园升入小一,知识点全懂,数学题却屡做屡错究竟是为什么?

  

理解数学概念| 不想让没完没了的计算,毁了孩子的数学热情?来,教你几招

  

数学很难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数学?会讲故事的数学老师教你怎么办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