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荷花图片大全,工笔荷花出水芙蓉教程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描写泉城济南古城风貌的著名对联。大湖四面荷花,三面垂柳。荷花是泉城济南的市花,柳树是济南人的市树。天然荷花也是泉城人的最爱,尤其是从事国画的,对佛画情有独钟的。   

  

     

  

  一座城市的半壁江山倒映在湖中,以济南著名泉城千佛山为主。这个湖自然就是著名的大明湖。一句“你还记得大明湖边的夏吗”让无数人向往大明湖,大明湖还有一个景点“佛山倒影”。济南的美景,两座相距十里的春城,却能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相互依偎,也很尴尬。   

  

     

  

  历史上第一次用《老残游记》这本书来描述佛山的倒影。原文如下:“忽然听见一个渔夫在唱歌,低头一看。谁知命名湖一清二楚。千佛山的倒影倒映在湖中,清晰可见。阳台上的树特别光彩,我觉得比上面那棵更美更清。”   

  

     

  

  说到家乡停不下来,还是回到今天的主角莲花吧。很多学者认为莲花是圣洁高雅的,所以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经常有赞美莲花的篇章。最著名的是周敦颐的《爱莲说》,第一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意思是泉城大明湖畔,莲藕痴情。   

  

     

  

  荷叶娇嫩,清香爽口,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荷花别名有莲花、盛开、草莲、水莲、中华莲、六月花神等。荷花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已经有了踪迹。   

  

  在中国,荷花作为装饰主题的使用始于周朝。此时的荷花图案缺乏真实感,属于抽象的荷花图案。春秋中后期,青铜器上的莲花纹开始写实。1923年在河南新郑出土的莲花鹤方壶是装饰写实莲花纹的代表作。盖子周围的双层雕刻莲花花瓣栩栩如生,非常接近真实的莲花花瓣。   

  

  莲花方壶   

  

     

  

  莲花纹饰出现在中国瓷器上,但最早见于六朝青瓷。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国的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与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相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东晋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简单的莲花花瓣图案。南北朝时期,佛教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在各种手工艺品中,荷花的主题几乎无处不在。   

  

     

  

  中国画家画荷花也有很长的历史。宋代画家(匿名)画《出水芙蓉图》群粉丝;元代的王冕,明代的石涛、八大、云南天、陈淳都是画莲的大师,而明末画家张子正有《芙蓉鸳鸯图》。清代任伯年画《荷花鸳鸯图》,陈书画《荷花》,也是典范之作。近年来,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刘海粟、黄永玉等都非常喜欢画荷花。   

  

     

  

  荷花在中国画中有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你不能去大明湖找夏。至少可以欣赏历代国画名画中的荷花,了解荷花的六大美好寓意。   

  

  莲花的意思是:高贵圣洁。   

  

     

  

  东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随着佛教艺术的兴起,莲花作为佛教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佛教艺术中随处可见,莲花是佛教“八珍”之一,被赋予了崇高、庄严、神奇、纯洁、光明的象征。莲花一直被佛教视为神圣洁净之花,大力提倡学习莲花的这种天真圣洁的精神。   

  

  况且,周敦颐明确表达了他对   

  

  作者通过高超的技巧和准确的透视画法,不仅成功地展现了水榭的立体感和通透感,还将建筑整体复杂的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细节解释得清清楚楚。细腻的笔法和多变的色彩使原木圆柱和屋顶青石瓦的纹理清晰。   

与质感描绘得精微而生动。从此图中可以看到郎世宁运用焦点透视手法,按照一定的规律将所见到的屋宇移于画幅,成功地在二维平面画幅上真实地表现出多维空间,与传统中国界画描绘空间的手法完全不同。

  

随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之风,一些欧洲画家开始在清代宫廷供奉。一方面,他们接受中国传统绘画方式,采用中国笔墨颜料和纸绢作画,另一方面,他们依然坚持西洋绘画技法中的透视原则,在作品中着意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明暗、投影乃至倒影。此幅虽未署作者名款,实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主绘,中国画家补画山水背景。画中乾隆皇帝身着汉装,临湖抚琴,远处高山流水,喻其襟怀心境。

  

二荷花寓意:和谐,祥和

  

  

莲称荷,与“和”谐音。古代有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何(荷)清海宴(燕)”图,喻为天下太平。另外,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荷花为表征, 表示祥和吉利。 建设和谐社会,更是将其美好寓意赋予时代的气息

  

《荷蟹图》南宋 佚名

  

  

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

  

三荷花寓意:美女纯洁

  

  

荷花历代文人称为“翠盖佳人,”早在流传古今的《诗经》中,便有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

  

描写一男子将莲花比作久已倾慕的美女,许久未能见到,伤心不已。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眼泪和鼻涕如下雨般情不自禁地淌下来。另外,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亭亭玉立、玉肌水灵的荷花是我们心中的圣洁仙女,无人时,静静的观赏画中的荷,总会让人心中愉悦、神清气爽,想起属于我们美丽的梦。

  

《泼彩红荷图》 张大千

  

  

采用泼墨泼彩之技法,先将色彩泼在画纸上,让其色汁自然舒展、扩溶渗入纸背。然后蘸取墨汁,挥毫泼洒在宣纸上,看似信笔随意,实质技法老到,用意高妙,独具匠心。再后,用笔勾绘出莲茎和荷花。

  

画面上,一朵盛开的洁白荷花,其“犹抱瑟琶半遮面”的娇柔姿态,宛如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含情脉脉地望着这大千世界,充满着对未来幸福的憧憬……其构思缜密,运笔精巧,意境含蓄,给人一种中西合璧、大气洒脱、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

  

四荷花寓意:爱情友谊

  

  

我们都知道莲藕的丝很长,牵扯在一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和某人藕断丝连”,其实就是说男女之间还有联系,也即我们所说的爱情。其实用荷花来象征爱情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着名诗人王勃在《采莲曲》中写到“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也即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

  

莲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加之“藕”与“偶”谐音,藕断丝相连,“并蒂莲开”,都非常适合表示爱情的缠绵不断。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由此可以看出荷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友情。

  

《荷花鸳鸯图》明 陈洪绶

  

  

《荷花鸳鸯图》中有作者署款:“溪山老莲陈洪绶写于清义堂。”下钤:“陈洪绶印”(白文)、“章侯”(朱文),是陈洪绶早年时的作品。

  

此图以荷花为题,画上4朵荷花,由含苞欲放到花蕾初绽,从含露朝阳到争艳怒放,形象丰富地展示了荷花的多姿多彩。而荷叶的俯仰截掩则映衬其“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拟人化风范。

  

一块形状奇怪的太湖石,立在荷叶丛中。两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正欲向一朵荷花飞去,而另一只早已停留在花心之上,一动一静,互为呼应。莲叶的婀娜多姿,荷花的娇艳欲滴,与古石的瘦硬层叠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作者的笔下却被结合得十分自然。

  

一对鸳鸯在水面戏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正隐伏于石后的荷叶上觊觎甲虫,弓身欲动,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意趣。在这幅图中,作者用笔工致而不显刻板,着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腻,画风素洁明快,既有应物象形的写生功底,又不乏变幻合宜的适度夸张,显得和谐、统一。

  

五荷花寓意:清廉公正

  

  

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 李清照一首《如梦令》“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惊起一滩鸥鹭。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而鹭鸟与荷花总是形影不离,鹭鸟也是泉城济南的市鸟 ,莲和白鹭组成的名为“一路清廉” 正是荷花寓意公正廉洁,是对清官的赞扬。

  

明 魏学濂《荷花鹭鸶图》

  

  

画家以泼墨写出荷叶,以重墨勾筋描络,写中带工;双钩写荷花,璎珞飘摇。白鹭近似白描,不加晕染却生动准确。整幅画清新明快,是一幅写意佳作。

  

六荷花寓意:富足发达

  

荷花的全身都是宝,莲藕是美味佳肴,尤其我们济南的泉水白莲藕,更是在《舌尖上中国》一展身手,莲子是滋补佳品,藕节、莲子、荷叶等是中医治病的好药材。荷花生长的地方,还有净化水质、优化环境、美化风景的作用。

  

古代以莲花和鱼剪成图纸张贴,称为“连年有余”,表明社会富足。“本固枝荣”,荷花枝繁叶茂,用荷花丛生比喻根基牢固,兴旺发达,世代绵延,家道中兴,国运昌盛。

  

陈半丁荷花图

  

  

这件作品画家以深浅赭绿表现荷叶的向背,用笔挥洒自如,叶筋勾得疏密得当,以墨双勾荷花,淡设水色,以赭墨画水草,用笔虚实相间,意气相连。画家并不是单纯的摹写物象,而是在其中寄予无限的情思。

  

这幅《荷花》图中荷叶肥厚,舒展大方,所以老叶虽残,却无衰败之意:荷花花朵硕大,在素静的背景衬托下清清袅袅,于绰约之中自有一股清冽之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