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节的诗句,龙头节的来历250字

  

  来源:人民日报   

  

  芒一种下,端午节就笑着来了。   

  

  清晨,一道明亮的霞光照耀着松软的大地。一出门就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那是一种混合着青草和泥土的舒朗气味。每个窗台上都堆着新鲜舒展的香蒲;每一个门口都飘着甜美细腻的宗香;就连挂在栅栏上的豆荚,形状和颜色都格外好看。   

  

  不用说,在我的家乡福建中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一个多彩而富有诗意的日子。和其他地方不同,我家乡的端午节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按照“初一尝饼,初二吃粽子,初三吸螺蛳,初四挂艾,初五划龙舟”的程序。这一时期,妇女们用五色线编织煮鸡蛋的长网袋,樟脑丸的小线袋,缝黄布老虎,给孩子剪新衣服。在五一节的早上,人们去地里收集“午时草”,如艾草、木香、一点红、木荷.再加上大蒜、鸡蛋、鸭蛋,都洗干净放在外面吸收天光,称为“午间晒”。之后放在大锅里烧“午水”给全家人洗澡洁肤。有的人还保持着沐浴后品尝雄黄酒的习惯,把酒喷在角落里杀虫;孩子要在腋下、肚脐下、耳后涂抹雄黄粉,强身祛病。这一天,在布满斑驳苔藓痕迹的小巷里,或者阳光明媚的打谷场,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把五颜六色的香囊挂在脖子上或者扣子上。有的装着鲜桃煮黄蛋,有的装着小香丸,兴奋地来回追逐嬉戏。   

  

  中午刚过,你会听到几支唢呐同时吹响,高亢激越的音调,催着人们去小溪边为龙舟赛加油。当时,妇女们听到唢呐声,就急忙收拾厨房,梳头,做好准备。我去邻居家问候同伴,带孩子出门。一路上只听着嘈杂的声音,互相问答:快了?很快,很快.当我们到达小溪时,桥头已经挤满了人。于是,有人挤在岸边,有人下到溪滩,有人干脆爬上了树。兴奋之余,我看到两条龙舟逆着溪流轻轻摇摆。令村民骄傲的是,村里的龙舟至今仍有两种最古老的样式:一种是用硬木雕成凸起的龙头,并涂上颜色,而龙的尾部则是用整根木头雕成鳞片,称为“公船”;另一种船头是平的,龙头用绿藤编织,桂圆用布盖好后涂上,再涂上厚重的桐油,看起来丰满光亮,被称为“母船”。虽名为公艇、母艇,但比赛时互不相让,成为当地著名奇观。那时,比赛开始前,蜿蜒在小溪边的荔枝树,被微风轻抚时,便垂下枝叶抚弄着小溪的碧波。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只听唢呐一直吹,忽听鼓声锣响,人潮拥挤,溪中满是清波,华扬起;龙舟上,两排木桨在划手整齐的动作中激起浪花和水藻;先是欢呼声、呐喊声、划桨声、水声响彻水面。   

  

  “看龙船,看龙船,两堤不战已久。”“千人笑状元,半泉毁于画鼓。”“竞至七灯山登舟,布标挂第一。当你回到夕阳下,你对着榕树枝头的新鲜叶子微笑.此时此刻,这些诗句会不自觉地浮现在你的脑海里,融入你眼前的场景.   

  

  下午三点,龙舟比赛开始了。放眼望去,阳光灿烂,云朵如缕,心里甜甜的;有多少白墙白瓦被关在淡墨烟霭里;多少小桥流水,流进船桨的云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