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高铁上盖工程,何谓的意思

  

  榜样精神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而且往往引领着时代精神。要以创新的宣传思维和手段擦亮劳模精神这块“金字招牌”,不断创新劳模宣传话语,丰富劳模多样的“人设”,让劳模精神更接地气。   

  

  前不久,湛江市总工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面对面抗疫英雄”现场采访活动。八九十年代抗疫英雄代表分享的“战争疫情”故事,平凡而感人,充满温情细节。借助网络直播平台,这组《青春战疫录》受到了广大员工的热烈追捧。短短一个多小时,点击量就达到了19万。   

  

  通过“网络直播故事访谈”的新方式,让员工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劳模精神,积极为疫情防控赋能。湛江总是“适应疫情”,在抗疫期间喝创新劳模宣传的“第一口汤”。这个案例也启示我们,对劳模精神的传承和“保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采访现场图片来源:湛江市总工会   

  

  自1950年劳模精神既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又往往引领着时代精神。诞生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以来,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劳动模范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荣誉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不同年代的劳动模范也成为不同时期劳动者心目中的“时代偶像”。从“铁人精神”到“超效率”,从“挖粪工”到“杂交水稻之父”,从工人农民为主体,到知识分子、农民工、民营企业家、新型职业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八九十年代的青年工人成功接班,成为各条战线的主力军,又一批“劳模”涌现出来。以前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女护士忙着“转圈”,生活中她们更爱时髦的衣服;一丝不苟守卫国家一线的海关监管员,也是一个阳光帅气的“暖男”(见5月1日《南方工报》,5月13日《工人日报》报道).他们既继承了老一辈劳模的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又自然流露出了年轻一代的个性和活力,群体的面孔出现了。   

  

  与此相适应,劳模精神总是因融入着时代精神的元素而倍添丰厚,因不同时期劳模的形象而丰富多彩。要不断创新劳模宣传话语,丰富劳模多样化的“人设”,让劳模精神更加接地气。要在劳模宣传的媒体手段和叙事方式上大胆创新,打破人们对劳模僵化、符号化的认知,减少一些平面的、没有人情味的“机械复制”,多做一些充满时代元素、充满生活气息的深度描写,树立新时代的劳模立体形象。   

  

  前不久,26岁的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铁道四院青年工程师葛宇的“走红”,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葛宇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个高铁上部结构项目。她的身上充满了严谨认真的科研工作者,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以及新时代女性的独特魅力。热爱生活,文艺气质.葛宇的“非典型劳模”特色,借助主流媒体的创新宣传,赢得了百万网友的好评,成为“一浪高过一浪”的新劳模代表。   

  

  从“吸粉无数”的湛江《战地英雄》直播间,到“人气爆棚”的青年劳模葛宇,劳模形象的持续走红再次证明了劳模精神的永恒魅力。以创新的宣传思维和手段擦亮劳模精神这块“金字招牌”,我们相信,更多的“葛宇”必将在后疫情时代闪亮登场,“代言”劳模精神,为新时代闪耀光芒!劳模精神,一种激励了几代劳动者的精神传统,将永存,获得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认同!   

  

  资料来源:广东省总工会,南方包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