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发行的债券,交易所发挥平台优势确保交易顺畅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郝静、沈)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行《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第7号)》,同意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银行与相关基础设施机构互联互通合作。   

  

  至此,银行与债券市场长达23年的分离终于结束。业内人士认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有效实施,将为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进行“协议交易”扫清道路。   

  

  我国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1988年开始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无记名实物债券场外交易市场。由于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回购交易所国债非法进入股市,加剧了股市投机,导致股市过热并产生严重泡沫,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发行了《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元人民币,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债券市场。同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   

  

  自此,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两大市场之间形成了审批、托管、交易、清算、监管两套独立的体系。多年来,央行、证监会、银监会都根据市场不同阶段的需要发布过相关通知。   

  

  根据金融研究所的报告,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隔离可分为三个层次:监管框架、发行和后续管理、交易和登记结算。最核心的原因是监管框架有两个系统,分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这样一来,部门间的利益完全割裂了中国债券市场,不利于提高交易效率,也阻碍了一些创新业务。   

  

  金融监管研究院孙海波指出,整体互联互通之前已经有所铺垫,比如证监会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执法权,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债券范围的确认等。但是,这种互联互通是从交易到登记、托管、结算的真正突破。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扩大两地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降低债券利率中的流动性利差,降低债券发行人的实际融资成本,为货币政策的平稳传导和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2020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现金交易23.5万亿元,日均交易1.12万亿元,同比增长36.49%;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成交1.4万亿元,日均成交688.5亿元,同比上涨105.88%。截至6月底,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07.8万亿元。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推动银行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都非常有利,有助于金融机构更方便地设计产品和投资两个市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金融工具更有效率。过去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需要重点研究资金和单个债券如何跨市场流通。   

  

  张旭分析认为,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为债券发行人创造规范、统一、低成本的融资环境。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业务上,互联互通也可以为机构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互联互通后,有助于降低机构参与债券市场的壁垒,特别是对境外交易者,吸引更多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央行表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债券的跨市场发行和交易,促进资金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