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发展前景和优势,区块链本身具备的优势有

  

     

  

  为把握区块链产业发展趋势与机遇,区块链技术与数据安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于3月22日召开工作交流会,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方电网、蚂蚁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代表围绕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技术动向、应用实践、未来趋势等话题展开讨论,近200位专家代表线上参会。基于实验室研究成果及参会专家的分享,本文对当前区块链产业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区块链   

  

  一、现阶段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顶层规划路径明确,地方政策多点开花   

  

  国家层面,顶层规划路径随着2021年多项文件的出台已经基本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培育壮大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兴数字产业。《“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布局区块链作为新兴平台软件之一,《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赋能实体经济、完善公共服务等五项重点工作。在地方层面,各地纷纷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 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37项区块链专项扶持政策。北京提出建设自主可控的底层开源技术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块链开源社区;江苏省依托制造业优势,推动区块链在零部件可追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协同制造等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二)自主技术有所突破,国际影响逐步显现   

  

  底层技术多路径同步演进,自主技术创新亮点层出不穷。's底层技术方面,链间互通、硬件、智能合约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继续取得进展,区块链平台作为一个整体正朝着高性能、高安全性、强隐私性和互连性的方向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的融合创新取得突破。百度发布了可信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产品Paddle DTX,蚂蚁链推出了隐私计算原生平台FAIR。在创新方面,北京微芯研究院联合多家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了交易吞吐量10万TPS的“长安链软硬件技术系统”,发布了基于RISC-V开放指令集的9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2021年,标准化方面,国内标准化“四梁八柱”确立,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成立了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0),已制定了8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18项地方标准。在国际标准化方面,中国在ISO和ITU等国际标准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我国在ISO TC307技术委员会的ISO TR 6277数据流模型的研究项目中处于领先地位。   

  

  (3)产业生态蓬勃发展,应用将遍地开花。   

  

  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下,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已经初具雏形,零一智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共有120810家企业在企业名称/曾用名、经营范围或产品信息等工商登记信息中有“区块链”字样。中央网信办公布了七批1705个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机构名称和备案编号。在应用方面,我国区块链应用已从金融向其他领域加速渗透,与各行各业创新融合。.传统行业出现了大量典型应用案例,如趣链科技在政务领域搭建的浙江省商务厅数据交换平台,可服务数十万家外贸企业,年融资金额可达数千亿。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以及双碳等新兴领域区块链应用的快速发展,例如腾讯云区块链推出区块链隐私计算平台“数字链”,将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相结合,实现数据安全和隐私服务的全流程闭环。此外,区块链还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中进行了探索,比如超宇宙(Metauniverse)。   

  

  是互联网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是知识社会互联网创新2.0推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自主技术仍待加强,复杂环境技术需提前布局   

  

  底层平台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区块链应用项目仍基于国外开源平台Hyperledger Fabric的二次开发,独立底层平台使用较少,应用普及程度不高。可信执行环境方面, ARM trust zone和英特尔SGX仍是主流技术选择,自主技术尚未成熟。在终端设备海量、网络环境复杂、异构平台互联的发展趋势下,复杂环境方面,需要提前布局区块链软硬件协同、异构节点部署等相关核心技术。   

  

  (二)标准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引导产业发展   

  

  在中国   

统一的情况,可能导致行业无所适从,难以起到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三)多方面安全挑战出现,监管问题亟待重视

  

一是技术安全挑战,包括区块链本身作为信息技术面临的算法漏洞、智能合约编程漏洞等安全挑战以及过度依赖国外开源平台、技术产品等引发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二是金融监管风险,主要是类Libra/Diem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对我国外汇、反洗钱管理要求可能带来的冲击。

  

(四)应用深度有待加强,新兴领域仍需引导

  

当前众多区块链行业应用仍存在深度不足、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实际开展业务的企业主体占比工商注册数量较低。部分项目过度依靠财政资金而缺乏商业模式考量,交付后难以发挥价值、无法长期运转。同时,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政策引导及监管思路尚不明确,市场在创新与风险之间徘徊前进。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三、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建议

  

(一)加强底层技术攻关,以开源促进自主创新

  

加强底层技术研究,包括区块链网络协同的关键技术、异构节点部署关键技术、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认证技术等。加快底层技术与自主软硬件环境的兼容适配,形成信创产业对区块链技术创新的带动效应。推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保障数据安全与可信采集。学习借鉴Hyperledger、以太坊等国外区块链开源社区组织模式,通过开源促进自主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二)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抢占国际话语权高地

  

以TC590为抓手,联合产学研各方力量,构建全面覆盖区块链基础共性、关键应用示范、安全保障等维度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宣贯和解读工作,推动标准体系高质量建设,有效指导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持续增强我国标准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三)推动应用向重质量转变,引导新兴领域健康发展

  

对于区块链应用已经较为成熟的领域,引导行业应用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通过典型案例征集等方式形成示范效应。对于处于探索阶段的领域,如元宇宙、数字文创、数字藏品等,应加强安全风险研究,依托行业内具有公信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平台积极发声,引导新兴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监管科技研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加强安全监管技术的研究,包括嵌入式、穿透式监管技术,并通过具体监管场景应用对监管科技进行迭代优化。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研究NFT等新兴区块链技术的监管体系,坚持审慎包容的监管原则,探索在沙盒监管模式下开展试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