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补铁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有哪些,孕妇最好的补铁食物是什么

  

  “嗯,宝宝发育得很好,但是妈妈检查后发现贫血。这是我给你的纠正贫血的药。回去按说明服用2周,再回来复查。”   

  

  “不不不,医生,你能不吃药吗?听说孕期不能乱吃药,会对宝宝不好。因为贫血可以回家多吃点红枣,红糖,黑木耳什么的。我妈说这些补血效果很好。”   

  

  什么!   

  

  吃红枣、红糖、黑木耳真的能纠正贫血吗?   

  

  孕妈妈贫血,纠正贫血的药真的对宝宝有害吗?   

  

     

  

  我想屏幕前的你一定很关心这些问题。接下来,小果将带大家一一解开谜团。   

  

  

孕妇,为什么那么容易贫血

  

  

  导致孕妈妈贫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导致孕妈妈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大致分为这四种:   

  

  【1】储备不够   

  

  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前,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贫血,比如月经量过多、子宫肌瘤、慢性肾病、胃溃疡等。   

  

  所以,想要生个健康的宝宝,就要做好怀孕的准备。准备怀孕前,要找相关医生,检查身体,把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再要宝宝。   

  

     

  

  【2】需求增多   

  

  怀孕后一人吃两人用。   

  

  合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低,说明贫血)的铁元素是一样的!   

  

  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体内约有300毫克铁,但整个孕期需要1000毫克铁。所以,即使是储备正常的健康孕妈妈,也有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只需从食物中摄取20毫克的铁,就能满足身体对铁的需求,而孕妈妈每天需要30-60毫克的铁。   

  

     

  

  【3】补充不足   

  

  怀孕后,大量的孕妈妈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孕吐。严重者会出现进食困难,导致铁摄入不足。   

  

  并且怀孕期间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铁的吸收受到影响。   

  

  【4】丢失太多   

  

  如第一条所述,很多孕妈妈在孕前可能患有导致贫血的疾病。如果孕前没有及时治疗,这些疾病会导致孕期铁元素继续流失,加重贫血。   

  

     

  

  

孕妇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当然是补铁。   

  

  怎么补?   

  

  食补?   

  

  还是补药?   

  

  慢慢听小果说。   

  

  【1】食补   

  

  怀孕期间,孕妈妈对铁的需求量很高。无论他们是否有贫血,他们都应该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红肉和家禽。   

  

  同时,多吃促进铁吸收的食物,如各种水果、土豆、绿叶蔬菜、菜花、胡萝卜、白菜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可以抑制铁的吸收,如牛奶、乳制品、谷类麸皮、谷类、高筋面粉、豆类、坚果、茶、咖啡、可可等。   

  

     

  

  【2】药补   

  

  但是,一旦确诊缺铁性贫血,就不能一味的只靠食物来补充不足的铁。毕竟食物的含铁量和吸收率是药物难以比拟的。   

  

   口服铁剂   

  

  口服补铁有效,便宜,安全,对孕妈妈和宝宝影响不大。   

  

  孕妈妈缺铁性贫血时,需要每天补充100- 200mg元素铁,2周后检查血红蛋白,评估疗效。通常2周后血红蛋白增加10g/L,3-4周后增加20g/L,说明有效。   

  

  如果孕妈妈还没有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血清铁蛋白& lt30ug/L,每天需要提前补充60mg铁,因为血清铁蛋白表明你体内还有多少铁储存在仓库里。   

  

     

  

     

射铁剂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孕妈妈不能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者依从性不确定,又或者口服铁剂无效者,为了纠正贫血,就需要择注射铁剂了。

  

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

  

⑶ 输血

  

因为某些原因,如果孕妈妈贫血非常严重,血红蛋白已经<60g/L了,就需要立即输血,快速有效的纠正贫血状态,而后再选择口服还是注射铁剂。

  

  

总结

贫血对孕妈妈和宝宝的危害都非常大。

  

贫血可以说会“一脉相承”的延续下来的,如果怀孕前贫血没有纠正,铁元素没有储备好,会导致孕期贫血的发生,而孕期贫血如果没有及时纠正,会导致宝宝出生后“先天不足”,宝宝会出现贫血。

  

因此,为了孕妈妈的健康,也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在备孕期间就要检查好身体,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孕期,要定期孕检,发现贫血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时纠正。

  

我是小果,三甲医院儿科主治医生,二宝妈妈,从医十年余,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