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溢价率简单描述,什么叫溢价率正数好还是负数好

  

  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港股将位居全球表现最差股市之首。   

  

  不幸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差的表现可能只是意味着机会。   

  

  截至2021年12月31日,HKEx主板上市公司2218家,为最近十年最高,比去年的2170家多48家,但市值缩水13%,意味着市场容量在扩大,但估值却没有跟上。   

  

  事实上,2021年港股主板成交额是十年来最高的,比2020年增长了30%以上。这反映出市场的活跃度在上升,估值没有跟上或者说是在下调,市场越来越理性。   

  

  在活跃的成交中,通过沪深港通进入港股市场的北水是主力。   

  

  2021年,沪股通和深股通总成交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90%,达到4.50万亿港元和4.85万亿港元,合计9.34万亿港元,同比增长69%,为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开通以来的最高水平。   

  

  北水的成交额占港股主板总成交额的比例从2020年的21.39%进一步提升至27.44%,如下图所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买入成交金额减去卖出成交金额的净买入规模来看,2021年的数值最为惨淡,仅为1179亿港元,与a股年度交易氛围低迷的2018年的1130亿港元差不多。见下图。   

  

  或者这意味着选择在2021年离开的北水并不低。   

  

  北水买了什么?卖了什么?   

  

  Wind的数据显示,2021年,仅零售行业和传媒为正的北水净流入,分别净流入1588.21亿元和53.68亿元。零售龙头企业包括JD.COM(09618。HK)、美团-W (03690。HK)等。媒体包括阅文集团(00772。HK)、阿里影业(01060。HK)等。   

  

  净流出最高的港股行业是银行业,净流出5672亿元,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其次是食品和零售,净流出4002亿元,主要有农夫山泉(09633.HK)、安踏(02020。HK);以及软件和服务业,净流出2738亿元,以腾讯(00700.HK)和a auto quickers-W(01024。HK)。   

  

  此外,以00388.HK HKEx、06030.HK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多元化金融行业和风雨飘摇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净流出较高的行业。   

  

  个股方面,腾讯、中国移动(00941.HK)、中海油(00883。HK),即将回归a股上市,是南方净买入额最高的股票,净买入总额超过2000亿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即将回归A的中国移动和中海油表现亮眼,体现了内地投资者的充分期待。   

  

  表现最惊艳的是华润电力(00836。HK),年增长2.39倍,主要得益于今年用电量的强劲增长。华润电力等绿色电力概念的股票备受追捧,01811.HK CGN新能源、02380.HK中国电力等新能源发电股也分别上涨了6.45倍和2.49倍。   

  

  虞舜光学(02382。HK),从事手机镜头和汽车镜头业务,受益于苹果概念、电子消费品、汽车等消费的上涨,因此累计涨幅达到46.23%。   

  

  其他股票虽然受到北水的青睐,但股价表现差强人意,主要是因为前期的高估值和监管的影响,导致期间股价大幅调整。腾讯、Aauto Quicker、Smallville International(06969.HK)就是典型的例子。   

  

  南方净销售额最高的股票数是美团,2020年创历史新高。但从2021年开始,公司扩大下沉市场,对社区团购等新业务进行巨额投资,扭亏为盈,是时候调整了。   

  

  江西锂业(01772.HK)受益于锂电池概念,行情不错,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3.03%。净卖出排名靠前,可能意味着获利资金的撤出。   

  

  平安(02318.HK)和招商银行(03968。香港),两个显著的   

  

  中国就没那么幸运安全了。寿险改革失败,房地产频频暴露风险,伤透了内地投资者的心,让很多等待多年的投资者心灰意冷离场。但年末收盘价已经从9月下旬的47.94港元低点反弹了17.13%,似乎出现了转机。   

  

  2022年展望:抄底时机到了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港股却默默下行。   

  

  从成交量来看,港股市场吸引的资金在增加,至少是十年来最高的。但是港股的表现就像水花一样,还没开花就沉了。在我看来,原因包括:   

  

  1)2020年至2021年2月中旬,港股互联网科技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泡沫。年中监管告一段落,高位徘徊的科技股应声而落。但随着科技股在港股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大科技股的回调也导致了整体市场氛围的减弱。   

  

  累积风险的释放。除了上述大型互联网科技股累积的泡沫破灭,房地产敞口高的室内股和金融股也跟随政策释放风险,而这些股票是港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拖累了市场的表现。美国股市的耀眼表现导致亚太市场的逐利资金外流。随着大规模中概股回归,独角兽选择了更加便利的港股市场作为主要上市地,港股容量不断扩大。但由于监管是否入驻存疑、欧美市场表现强劲等一些因素,资本增量并没有随着市场容量扩大,导致很多优质股票的估值进一步下降。所以港股的表现成了全球最差。从下图可以看出,恒生指数和恒   

生科技指数全年累计下跌14.08%和32.70%,远逊于A股表现。

  

笔者汇总Wind的数据估算出AH同步上市股份的A股溢价率,发现2021年的整体溢价率平均值已达到121.30%,中位数为101.38%,已升至十年新高,超出了2015年A股牛市时的溢价率,见下图。

  

与此同时,港股的市盈率估值也由2020年时的17.55倍,下降至2021年的14.74倍,低于上证A股的16.53倍和深证A股的32.95倍,不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都处于合理水平。

  

所以笔者认为2022年,随着政策的落实,估值显得更加理想的港股有望整固。

  

按照监管要求做好合规整改的互联网公司或可重新获得北水的垂青,而回稳,毕竟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这些互联网公司是最熟悉的投资标的,加上没有在A股市场上市的稀缺性,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此外,随着中移动和中海油回A,北水的流向结构可能会有所变化,将转向未在A股上市的股份。即将回归港股上市的中概股、独角兽也将吸引外资的注意,而且成为大家所期待的入“通”标的。

  

这不,人工智能企业商汤-W(00020.HK)赶在2021年结束前甫一上市,两日累计涨幅已达42.86%,市场似乎重新燃点起对科创企业的热情。

  

2022年,值得期待。

  

本文源自财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