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金地销售额,2018年8月金价

  

  金九销售同比降幅近3成,销售均价底部回升   

  

  九月和十月是房地产行业的旺季。然而,市场的波动给住宅销售带来了一丝秋意。   

  

  根据指数发布的“2021年1-9月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表现”研究,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合计100712.7亿元,同比增长13.8%,比1-8月回落8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9月份,百强房企共实现销售额9547.6亿元,环比增长4.1%,同比下降29.9%。单月销售额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1-9月,碧桂园、万科、融创分别录得6176亿元、4810.1亿元、4616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暂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9月,20家头部房企总销售金额同比增长8.9%,17家房企同比增速为正,其中绿城中国和金地同比增幅超过30%,领先于其他头部房企。   

  

  值得注意的是,20强房企“金九”的销售质量明显不如往年,当月17家房企全口径销售额同比增速为负。   

  

  资料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受9月销售疲软影响,前三季度房企总销售进度弱于预期。以30家公布2021年销售目标的重点房企为样本,观点指数统计显示,样本房企前三季度平均销售目标为69.8%,25家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低于75%。完成预定销售目标的不确定性增加。   

  

  股权方面,2021年1-9月,100家房企合计股权销售金额达71890.3亿元,同比增长12.5%,平均股权比例为71.4%,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从销售面积来看,百强房企1-9月累计销售面积6777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9月份,百强房企共实现销售面积57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1%。   

  

  资料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部分房企通过降价促销加速销售楼盘和回笼现金,月销售均价降至12700元/平方米。在相关城市出台稳定房价的政策文件后,9月份的销售均价在底部升至16500元/平方米。   

  

  房企投资开工走弱,资金面持续收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金额1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11.4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9%;商品住宅销售均价1042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意见指数整理。   

  

  仅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26万亿元,同比下降18.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5%;商品住宅销售均价1005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7%。   

  

  商品房销售累计增速回落,单月销售额同比降幅扩大至两位数,房地产销售保持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包括:2020年下半年销售基数高;政策不断加码,银行提高房贷利率,控制房贷额度,购房需求减少;中央土地供应政策导致年内土地供应步伐放缓。   

  

  在商品房供需趋弱的前提下,我们预计销售市场将继续保持下行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意见指数整理。   

  

  投资方面,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万亿元,同比增长0.3%。   

  

  在土地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   

  

  可以看出,由于土地投资和新开工面积的减少,房企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竣工增长成为支撑开发投资的主要因素。由于融资环境持续收紧,资金承压,预计短期房企拿地和新开工将持续疲软,房地产投资将继续承压。   

  

  从到位资金看,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8%。8月份,房企资金1.54万亿元,同比下降6.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意见指数整理。   

  

  1-8月,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个人按揭贷款、存款及预收账款和其他到位资金累计值分别为16917亿、53亿、40773亿、21490亿、50996亿和4132亿,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分别为12.6%、0.03%和30.3%。   

  

  8月份,房企各项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个人按揭贷款、存款及预收账款、其他到位资金同比增速分别为-19.6%、-59.1%、-0.7%、-8%、-6.8%和-5.3%。   

  

  受贷款集中管理政策影响,国内贷款增速大幅下降,按揭购房需求下降,销售回款动能减弱,房企资金持续收紧。   

  

     

第二次集中供地遇冷,理性稳健成为房企共识

  

经历了短暂中止延期出让、调整拍卖条件之后,9月多个城市第二次集中供地重新启动。

  

从出让结果来看,与首轮集中拍地的火热场面不同,第二次集中供地房企拿地积极性较低,底价成交、流拍撤牌成为土拍的主旋律。

  

据观点指数统计,广州、深圳以及南京等14个试点城市已经完成第二次集中供地出让,共计推出626宗,流拍以及撤牌的土地数量为180宗。剩余成功出让的446宗土地中,317宗为底价成交,底价成交率为71.1%。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分城市来看,济南出让地块全部底价成交,长春、青岛、苏州以及重庆底价成交率均在八成以上。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对比第一轮集中供地,14个试点城市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平均溢价率均出现下降,其中重庆下降尤为明显,28宗出让地块中仅有2宗溢价率成交,最高溢价率为0.43%,平均溢价率下降至0.02%,远低于第一轮集中供地溢价率38.8%。

  

流拍率居高、溢价率下降,均表明了房企在第二次集中供地中的谨慎拿地态度。

  

而8月多个试点城市中止土地出让,调整竞拍规则,包括溢价率上限控制在15%以内,同时限制房企同时参拍多宗土地,为项目开发利润留有空间。在地房比下降和竞争减少前提下,第二次集中供地土拍热度反而出现下降。

  

背后的原因或许是房企资金吃紧,在土地投资控制上更加严格。

  

当下,三条红线和银行贷款集中度管理等调控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房企融资通道缩窄。今年下半年,少数房企出现债务违约风险,资本对房地产行业更加敏感,银行贷款和境外融资变得更加困难,房企资金压力骤增。

  

近期,部分房企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推出大幅降价的促销活动,试图加快销售现金回笼。但这也导致购房者买房预期转弱,影响房地产市场秩序和正常运转。

  

为此,张家口、岳阳、桂林等多个三四线城市推出“限跌令”,完善稳房价工作机制,要求新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不得低于备案价格下限价格进行销售。

  

从目前市场上一些变化来看,房地产行业新一轮的周期已经来临。理性拿地,稳健经营,成为众多房企平稳穿越周期的共识。

  

本文源自观点地产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