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ssion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成,submission是什么意思啊

  

  “柔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过结合战术和结构上的优势,可以将全身的大部分力量集中在对手的某些特定部位,而对手只能用局部力量进行抵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发力,就会失去对手的作战能力。”   

  

  柔术是一门艺术和科学,它试图利用战术和机械优势的结合,将我的高比例力量集中在对手身体的临界点上,而对手的比例很低,这样,如果我将我的力量施加在他们的临界点上,他们就不能继续战斗。   

  

  ―约翰丹纳赫   

  

  一些关于柔术总会被问到的问题,这个菠萝总结了一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柔术技法是如何分类的?从广义上讲,柔术分为站立技术、上位技术、下位技术降服技术,分别对应不同的战斗阶段。   

  

  其中站姿技术包括摔跤和护拉(使用相关技术时一般称为拉护),负责将战斗带到地面;   

  

  示例:站立和对抗   

  

  示例:拉动防护罩   

  

  优势技能主要是过腿压制:跨腿是用来绕过对方在地上的防守,压制则是占据优势地位,控制处于劣势的对手;   

  

  举例:上部压制,占据主导地位   

  

  而下位技术,则是利用上下肢共同构筑防御,阻止对方跨腿压制,并在此过程中寻找机会扰乱对方平衡进行反击。   

  

  示例:低位防守,x-guard   

  

  举例:低位防守,破坏高位平衡   

  

  此外,较低的技术也是在一方处于劣势时用来逃避的;投降是通过攻击对方颈部和关节的薄弱部位,迫使对方认输,从而结束战斗的手段。   

  

  示例:低位进攻,部署三角扭转   

  

  示例:从属攻击,三角扭投降   

  

  有人说柔术还是更崇尚“抢上位”。这合理吗?有道理。   

  

  对流行的柔术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柔术就是躺在地上玩”。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柔术是强烈鼓励占据上位的。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缠斗格斗术,柔术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将对方压在地上,利用重力优势进行自上而下的攻击。   

  

  如果你仔细研究主流柔术竞赛组织IBJJF的竞赛规则,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   

  

  除了扫技以外,所有得分点全在上位-As是个例外,扫描技术也被用来从较低的位置转换到较高的位置。   

  

  所以,即使是专注于低位的竞技柔术选手,也大多不得不切换到高位或者通过横扫技能在背面得分,然后再部署进一步的进攻。确实有玩家真的停留在低位,只追求低位投降,但这种打法在评分系统竞争中相对不利,也不能算是现在游戏打法的主流。   

  

  比赛规则鼓励上位的原因是什么?有句有趣的话:柔术的得分取决于在这个位置的击打能力。.   

  

  人类   

类的身体结构决定了从下向上的击打是缺乏威力的,所以下位的任何位置都没有得分;侧面控制虽然是上位,但由于拉不开距离,无法充分发力击打,所以标准侧面控制虽然被认为是优势位置,却同样得不到分;浮固,作为侧面控制的变形,通过牺牲一部分控制力换来了合适的击打距离,使得在这个位置进行击打变得有威胁了,所以浮固有2分;骑乘和后背控制比浮固更便于击打,所以有4分,诸如此类。

  

示例:浮固,KneeOnBelly 一个在柔术中控制并不牢靠,但却有2分的位置

  

也就是说,一种本身不带击打技术的武术,其比赛居然是通过不同位置的击打能力来计算得分的,不得不说很令人意外。

  

  

但柔术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看似怪异的比赛规则,保存了柔术技术在不同规则和不同情境下的通用性。在很多无法忽略击打的场合,比如安全防卫或综合格斗中,柔术的大部分技术和思路都可以原封不动直接运用,而不需要进行过多的修改和适应。

  

除此之外,柔术里还有一个经常被提及的策略也是同样思想的延续,那就是,

  

Position Over Submission

  

占据优势位置 比 直接尝试降服 的优先级更高

  

理由很简单,勉强的降服容易使人落入不利位置,一旦降服不成功,后续的战斗难度就会大幅度提高,甚至被翻盘;

  

示例:优势位置,后背控制 云博,“你服不服?” 基尼,“不服!”(云博进行花样降服…)

  

而如果选择占据更好的位置,不仅能提高后续降服的成功率,也使结束战斗的手段变得更多样化――在诸如骑乘或后背这样的极端优势位置,不仅可以使用降服或击打技术,有时候甚至仅靠谈判也有可能兵不血刃结束战斗。

  

  


  

那下位技术无法成为主流吗?并不。

  

柔术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武术。

  

上位优先、位置优先的思路固然适合大部分情况,但也并没有排除一些有自己技术特点的选手选择相对小众另类的打法,这些打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和进化后,有一些慢慢被淘汰,还有一些逐渐成为了主流打法。

  

如2000年后兴起的“菠萝”,以及现在无道服比赛中流行的各种锁腿流派,都曾无人知晓,直到被一些优秀选手和教练发掘后才大放异彩,进而成为了现代柔术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柔术没有唯一解,也不存在所谓的正统。每个人都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打法,百花齐放、快速迭代才是柔术的魅力所在。

  


  

柔术的带色和段位是如何设定的?柔术的段位分成人带色和儿童带色。

  

从4岁开始到15岁按照儿童带色来分,自低到高是白、灰白、灰、灰黑、黄白、黄、黄黑、橙白、橙、橙黑、绿白、绿、绿黑。因为分得比较细,所以也有一些训练馆为了简化只发白、灰、黄、橙、绿带。如果儿童/青少年,在16岁之前获得了最高带色绿带,年满16岁,教练可以依据其能力,直接授予其成人带色的蓝带或者紫带。

  

成人带色就相对简单,按照白、蓝、紫、棕、黑进行分类。虽然理论上也存在红带,但红带的意义更类似于“柔术名人堂”成员,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对柔术作出较大贡献且资历足够老的人才拥有红带,跟普通训练者关系不大。依据多个柔术网站的统计,整个柔术历史上只有最多不超过六十个人获得过红带。

  

除了颜色不同,柔术的每个带色下还以段位进行细分。黑带以下的每种带色各自有四段,黑带后包括红带在内理论上总共可以获得十段,但实际上因为耗时极长以及红带阶段对于行业地位的要求,普通人几乎完全不可能拿满。

  

当然,就算目标不是红带,要想取得蓝、紫、棕、黑的段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柔术的带色如何晋升?相比较大多数拥有段位制度的武术来说,柔术段位升级算是比较困难的。

  

其困难之处在于柔术并不存在“升段考试”之类的设定,训练者能否升级完全依靠教练的主观判定。没有考试就无法应试,而在长期的共同训练之中,教练对于学生的水平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所以其间不存在任何可以投机取巧或走捷径的方式,无论是实战水平还是付出的努力程度,两者至少满足其一才有可能从教练手中接过代表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腰带。

  

在IBJJF官方的晋级指导中,也规定了每个带色所需要停留的最短时间,例如成年人从白带升蓝带至少需要两年,蓝带升紫带至少需要一年半。但实际上对于普通业余练习者来说,这个过程往往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升到紫带用了五年以上是非常普遍的情况。想升黑带更是如此,虽然按照规定理论上最短四年半就够了,但目标十年到二十年大概是更实际的预期。

  

当然,正如IBJJF官方的晋级指导中所说,柔术分段位的意义在于将训练者按照经验及技能进行分类,以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和竞技。有一些天赋异禀或极为勤奋的人没有遵守IBJJF规定的最低年限就获得了黑带,也同样受到了大众的认可。世界上最快获得黑带的人叫Travis Stevens,他是参加过奥运会的柔道选手,在训练18个月的柔术后,著名教练John Danaher就授予了他黑带。

  


  

最后,在这里再次跟大家介绍一下菠萝格斗菠萝格斗成立于2015年,起初是为了推广格斗运动,做了线上格斗社区同名应用,并运营一些格斗内容分享账号。在2017年3月15日正式开始经营开设在北京的柔术训练馆,从只在“线上活动”落地到线下也有“活动”。

  

已经营4年有余的菠萝格斗训练馆

  

很多人问过我们为什么要叫“菠萝格斗”,而不叫“萝卜格斗”、“茄子格斗”之类的。

  

其实前面有提到“菠萝”,这是一个著名柔术技术Berimbolo的民间翻译或昵称,它是一系列原理相似的拿背技术的统称。大致上是在双方面对面坐着的情况下通过侧滚翻动作迫使对方髋部抬离地面而暴露背部。

  

这个技术的起源尚存在争议,也曾经在柔术历史中沉寂了很久无人问津,但自从门德斯兄弟在2010年后以这个技术为主要进攻手段,横扫各大赛事并称霸多年,菠萝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了起来。

  

然而菠萝的流行不仅归功于门德斯兄弟,也与当时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重要的关系。2010年左右正好是全世界互联网视频平台发展的巅峰期,门德斯兄弟行云流水、无可阻挡的菠萝视频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了开来,从此对顶级柔术技术的欣赏不再受限于体育馆的地理位置和观众席的数量,全世界的柔术爱好者都能亲眼看到这样一个反直觉的技术居然如此精妙而高效。更重要的是,对顶级技术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顶级战队和选手,散落在各地的普通训练者同样可以逐帧反复播放这些比赛视频的每一秒,模仿、学习乃至改进这些来自顶级比赛的技术。

  

这种类似于“开源”的概念和巨大的参与者数量带来的结果是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克制菠萝技术”和克制“克制菠萝技术”的菠萝新品种,虽然其中有很多在实战的考验中被慢慢淘汰,但其中有一些却是实实在在的更优解。每一年的世锦赛上都能看到前一年大杀四方的选手被克制技术打得无所适从,也能看到使用更新更精密的菠萝技术的选手继续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

  

这种依托于现代科技和大众共同参与的格斗技术军备竞赛是前所未有的,不仅从未在之前的柔术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甚至在整个人类武术历史上都堪称前无古人。这一趋势随后就不再局限于菠萝本身,很快便蔓延到了所有的柔术技术中去,无论是上百年历史的三角绞,还是曾长期被视为投机行为而不受待见的腿锁,都在互联网和大众参与的浪潮中获得了新的形态,焕发了更热烈的光彩。

  

有种说法虽然激进却不无道理:柔术在2010年后的发展超过了其有史以来的总和。

  

菠萝格斗的创始团队成员曾经是互联网行业多年的从业者,也大多是从2010年后开始接触柔术运动,所以恰好成为了柔术和互联网协同进化的完整见证者。菠萝作为这段时期的标志性技术,体现了柔术的快速迭代、高速进步和极强的包容性,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菠萝格斗名字的来源。

  

所以,其实菠萝格斗的重点并非在于必须练习菠萝,而是拥抱包括菠萝在内的所有的先进技术和高效训练方法。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柔术不是专属于精英选手的运动,它的力量来自于大众,越多人喜爱柔术,柔术就越强大。

  

菠萝格斗训练馆的业余训练者们

  

因此,菠萝格斗致力于让更多人接触、了解并参与到柔术运动中来,并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好处和价值。

  

菠萝格斗为了履行对于先进技术和高效训练方法的追求,一直保持着和各种技术教学水平位于前沿的场馆和教练们的接触,疫情之前积极开办大师课,邀请真正的“柔术大师”来到菠萝格斗柔术训练馆,让大家跟他们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理念。

  

2018年9月 桥本知之在菠萝的大师课

  

并于2019年9月成为了亚洲最著名的战队之一Carpe Diem,在中国的第一家正式合作馆。

  

  

无奈2020年初,世界陷入新冠疫情,很多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不再能进行。但好在互联网的媒介尚在,我们仍然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技术的更新与学习。

  

与Carpe Diem的故事也很有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讲一讲。

  

这次先说到这里,祝大家健康,尽力当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