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方汉:大模型领域创业者要试错“独特思考 快速失败”

5月18日,已发布大模型“天工”的昆仑万维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其CEO方汉对生成式AI的观点。

方汉认为,生成式AI的瓶颈在于数据层面,数据门槛仍然非常高,而大模型未来的商业模式无非是降本增效。对于行业来说,需要尽快拥抱大模型,做自己行业的专有大模型,并特意表示“不建议游戏行业使用AIGC,更应关注如何用AIGC技术提高游戏性”。此外,他看好多模态在大模型工程上的前景。

以下为方汉第一人称叙述的精华观点。

生成式AI的瓶颈与潜能

从数据与技术两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老技术没有壁垒。现在所有的新技术都在踊跃出现。我观察到,目前各种论文、所有最创新的研究是在读博士生开展的,目前所有基于大模型的创新都是在读博士甚至硕士做出来的,很多技术迭代非常快,谁跑得更快,谁就有机会。

老的数据门槛仍然非常高,所有大模型都需要行业数据。我们知道,行业数据都是被各个行业巨头所垄断的,这种数据有一个问题,它是老的格式数据,如何把老的数据尽快转化为大模型能够处理的新数据,这对于各行各业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举个例子,OpenAI的机密其实是它如何处理数据。例如,用大模型控制前线美军小队完成一个战斗任务,而且这个战斗任务持续几个小时,非常复杂,为什么能做这件事情,因为美军有一个习惯,会把每次战斗做非常详细的Report,大量的Report是非常好的行业数据,能够模拟人类做决策。

而行业数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很多行业数据往往只有条件和结果,没有过程。这导致了大模型只能背结果,它不知道如何达到这个结果,缺乏过程。所有的行业,如果要把过程给补上,这项工作是非常痛苦的,但是这项工作不得不做。

因此,我认为行业大模型的价值其实不在于做大模型本身,数据层面反而是一个特别苦、特别脏的活,所有的行业都要走一遍这个过程。

至于大模型未来的商业模式,太阳底下无新事,无外乎是降本增效。

行业如何落地大模型?

对于行业而言,我认为可以尽快拥抱大模型,做自己行业的专有大模型。

例如,医疗行业,我觉得分两种公司,一种是现在它有很多专有的行业数据,这个是必须的;

另外,如果没有专有数据,那么有一个蓝海,英文行业数据的知识迁移通过大模型来实现目前非常容易,这对中小公司创业很有帮助。

我对游戏行业比较熟悉,我非常不建议用AIGC在游戏行业的2B应用。我觉得,所有人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用AIGC技术提高游戏性,这个得到的回报永远是最大的。

看好多模态在大模型工程上的前景

人类所有的智慧绝大部分是用文字记录,现在多模态的图像、视频包含人类智慧的含量特别少。大家平时在短视频平台看到的内容大部分是娱乐八卦信息,有多少智慧在里面?含量是非常少的。

我的观点,多模态大模型不会增加对人类智慧的应用,大模型研发到末期了,人类的高质量的语料快用完了。行业现在只是想办法把这些高质量的文字砸出更多的价值。

但是从工程角度来说,图片跟视频这种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上就特别有价值。我们做多模态大模型,能够挖掘出来更多目前文本大模型不具备的一些工程能力,但是在人类智慧上,进步没有那么大。

但我们不用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有可能它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我是核物理专业,我了解爱因斯坦包括杨振宁最后的工作,都是把集中基本力统计起来,但并不妨碍我们做出各种各样花里胡哨的工程上的应用。所以,我很看好多模态大模型在工程上的前景,但我不认为它们能够带来大模型在智慧上的跃进。

最后,大模型领域的创业者,一定要寻找用户的刚需,快速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要快速迭代、不断试错,不要只钻一个方向。

独特思考,快速失败。

(文章来源:新京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