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士清:推动丰富大湾区特色金融业态 打造融资租赁第三极

4月22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童士清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表示,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人民币从2020年起就成为大湾区的第一大结算货币。到2022年末,大湾区存款规模达到43.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32.4万亿元人民币,香港、广州、深圳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稳中有升,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了1万亿元关口,占GDP比重提升到9.2%。贷款余额实现了五年翻一番,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突破了1万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100家,“险资入粤”投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金融已经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童士清表示,呼吁紧抓横琴前海金融改革30条出台机遇,推动丰富融资租赁等新金融业态,打造中国融资租赁第三极。

“推动丰富大湾区特色金融业态。”童士清表示,两个文件在部署银证保等传统金融行业合作发展之外,还提出了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私募基金、金融科技等特色金融业态的举措,进一步丰富了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的内涵。我们将履行好部门职责,根据行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推动出台有利于这些特色金融业态规范发展的政策举措,做好“私募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的制度设计。

童士清介绍,将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巩固广东作为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的地位,打造大湾区金融新的增长点。融资租赁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优点,决定了它是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是深化产融结合很好的工具。在发达国家,它也是仅次于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渠道。截至去年底,我国融资租赁的余额大概是7.5万亿,但是在整个350万亿元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当中,仅占2%,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来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广东的制造业发展。

他还称,广东将积极向国家争取深化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改革试点,与大湾区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互动,提升区域金融改革创新环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