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3. > 新股
  4.   
  5. > 新股聚焦

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历次股灾观察,忽略技术因素的干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市场见顶之前利好不断,市场的看多气氛以及投机泡沫达到空前高涨。

二、市场达到高位时国家“降温”政策不断释放。

三、市场交易资金放量到一定程度无力为继。

明显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上涨周期受政策面的影响较大,然而政策一旦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市场往往会惊慌失措!

以第一次股灾为例,1992年以前的股市投资者真正理解证券市场的并不多,大多数认为炒股就能赚钱,并无任何风险意识,更无很好的投资理念。

1992年5月18日到5月22日短短一周时间,上证股指上涨805点,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井喷行情,原因是什么?是在这一周传出了上证全面开放股价的消息,果然从5月21日开始上海市场不设涨跌幅限制,股民蜂拥而至。

1992年5月25日豫园商城(600655)股价超过万元,空前绝后!什么泡沫?这就是最好注解。面对这一意想不到的暴涨,上交所显然预估不足,态度急转直下,不断给市场降温,不仅公布了4大措施,而且新股发行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一批7只,第二批34只,第三第四……,刚发完不几天就上市,一级市场短时间内吸走了数十亿资金,随着大批新股集中上市,大部分股民希望落袋为安,市场抛压短时间内空前加大,卖盘不断涌现,引发了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崩盘!

纵观历次见顶行情也就是熊市的开始,其背景都是一个政策所造就的大牛市,政策带来牛市的同时也吹起了市场中的泡沫,当指数到达一定高度,资金面若不能有效支撑,政策面往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采取的打压措施,此时无疑会加剧市场恐慌情绪,加大股指的下跌幅度。

以上内容就是我认为,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

2007年5月30日注定将会成为中国股市历史上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股市的开户总户数历史性地突破了1亿户,达到了10027万户。

这一天,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创记录地达到了18万亿元人民币,己与中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等值,与中国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相当接近。

股市暴跌原因:了解了牛市的核心驱动力,那么从宏观层面解释本轮市场惨剧也就变得顺其自然。

     首先,昨日市场传言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规模超千亿,以市场利率定价,这可能动摇了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的信心。

     其次,部分券商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收缩两融杠杆。这可能是监管层开始警惕两融风险,大盘连创新高,风险积累,券商出于风险防范,开始收缩杠杆。此外,不少银行反映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调查是否存在资金违规入市的情况。

     最后,近期稳增长力度加大,宏观政策摒弃过去两年的“总供给收缩”,转向“总需求扩张”。企业债发行资质放松,42号文开始大力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融资平台参与PPP项目有所放开,旨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建项目,助力稳增长。稳增长意味着政府将创造新的实体资产供给,分流市场资金。

     但笔者认为,尽管支持牛市的三个因素在近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不足以改变长牛的方向,决定牛市的长期逻辑依然没有发生变化。房地产作为一种高收益无风险资产的赚钱效应渐渐消失,房产造富时代结束,股权造富时代开始。

     此外,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缓释债务风险,经济下行背景下央行趋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改变风向,而且力度可能越来越大。这和2007年牛市结束前的背景完全不同,2007年央行已经进入紧缩周期,破天荒的6次加息、10次上调准备金。而此次定向正回购是资金面宽松的结果,而非央行主动紧缩。申请定向正回购是因为部分机构超储太高,在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回落背景下,资金无处可去,主动向央行申请正回购。如果资金利率的宽松反映的如果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叠加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回落,正回购开启反而有可能是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开始的起点。比如,2014年春节后与当前有相似的宏观经济背景,也出现了市场资金面极度宽松银行主动上报正回购需求,央行开启正回购的状况,但这恰恰是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起点,二季度央行持续定向降准、再贷款和PSL(抵押补充贷款)助力经济稳增长。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530股灾是什么东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中国股市历次股灾爆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由网友发布在比玩财富网,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也可查看其他相关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unbala.cn/b/375655.html